
標題

標題
內容
全國百名作家走進中央蘇區南雄采風
更新時間:2016-09-13
傳承蘇區精神書寫南雄風采月2日上午,由廣東省作家協會、南雄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全國百名作家走進中央蘇區南雄”采風活動在南雄市啟動。出席啟動儀式的領導與作家有:中國作協副主席譚談,《詩刊》社原社長葉延濱、《中國作家》主編王山、《小說選刊》副主編王干、《長篇小說選刊》主編顧建平、《十月》雜志編輯谷禾;廣東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吳偉鵬,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孫麗生,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楊克,副主席、文學院院長熊育群,副主席王十月,花城出版社社長詹秀敏;南雄市委書記曾風保,市政協主席何萬飛,市委副書記丘德周,市委常委、市委辦主任黃德群,市委常委、副市長李海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卜小燕,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玉英,副市長馬細妹,以及來自云南、湖南、湖北、江西和廣東文學院簽約作家、韶關市作家范穩、彭東明、江子、范曉波、鄭小瓊、世賓、沈念、舒文治、傅菲、謝絡繹、榮笑雨、王心鋼等140余人。儀式由南雄市委副書記、市長王碧安主持。
中國作協副主席譚談、廣東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吳偉鵬和南雄市委書記曾風保分別致辭。中國作協副主席譚談、廣東作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孫麗生向作家代表范穩、陳至明授采風旗,范穩代表作家發言。
此次為期三天的創作采風活動,旨在以優秀的文化嘔歌革命戰爭時期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南雄的光輝事跡,充分展示南雄的紅色文化、姓氏文化、自然風光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顒訉R集百名作家采風創作的作品,編輯出版一套紅色文化叢書,包括:詩歌集、散文集、短篇小說集和一部以南雄姓氏文化為題材的長篇小說、一部以水口戰役為題材的長篇小說。
月3日,主辦方在帽子峰林場舉行了“廣東省作家協會創作基地”掛牌儀式。帽子峰林場創作基地的建立,為廣東作家的創作提供了場地,為南雄市“打蘇區牌,走生態路”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元素。
南雄豐富的紅色資源和文化底蘊讓作家們贊嘆不已。毛澤東同志曾四到南雄,為南雄的革命歷史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載入中國軍事史冊的水口戰役,曾有六位元帥參與。陳毅在油山、梅嶺開展了三年游擊戰爭,留下了《梅嶺三章》彪炳史冊。南雄農民暴動,建立蘇維埃政府,與中央蘇區一脈相承,成為廣東省為數不多的“原中央蘇區縣”之一??谷諔馉帟r期,中共廣東省委在瑤坑,領導全省民眾抗日,南雄人民為廣東省委在南雄的安全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解放戰爭時期,東江縱隊北撤煙臺時,留下部分人員隱蔽南雄帽子峰,隨后成立了粵贛湘邊人民解放總隊,為支援全國的解放戰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而南雄梅關古道曾經有過“商賈如云,貨物如雨”的繁榮興盛,是當年海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珠璣古巷170多姓氏繁衍、生息、南遷,為廣府人的故鄉,享有“姓氏名都”之美譽。
今日南雄,有著眾多榮耀,歷經37年改革開放砥礪前行,已發展成為粵北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顆璀璨明珠。尤其是近年來,南雄經濟社會發展有著自己的思路,在不斷的探索與研究中,走出了具有南雄特色的發展之路?!澳闲勰J健背蔀樯絽^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短短數年時間,原先分散于珠三角及南方各地的精細化工企業在廣東省實施“雙轉移”戰略強力推動下迅速集聚到南雄,建成了廣東最大的精細化工產業基地——東莞大嶺山(南雄)產業轉移工業園。據統計,今年上半年,該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0.14億元、同比增長9.8%,增速排名韶關市第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3.65億元、同比增長15.9%,增速排名韶關市第一;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29億元、增長13%,其中,稅收收入1.48億,增長7.5%,增速排名韶關市第一。在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的同時,南雄市也將更多的財力投入到民生事業,在強化教育、文化、衛生、交通、環境以及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等方面下功夫,讓全市百姓共享改革發展的紅利。
作為韶關唯一的中央蘇區縣,在全面深化改革攻堅之年,南雄市響亮提出了“打蘇區牌、走生態路”的發展思路,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旅游旺市、民生優先、生態城鄉、姓氏名都、法治南雄“六大戰略”,加快推進“一園一區一副中心”建設,不斷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如今的南雄正加快推進以“三大新興市場、“四大城市廣場”、“五大商住區”和“六大城市出口”為重點的中心城區擴容提質建設,著力構建以姓氏尋根為核心的珠璣梅嶺文化旅游片區、以花卉觀賞為核心的主田生態休閑旅游片區、以銀杏染秋為核心的帽子峰—坪田生態體驗旅游片區,致力打造具有南雄特色的生態文化旅游品牌。隨著交通、物流、文化、教育、購物、娛樂等基礎設施的日臻完善,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名城將在粵北大地悄然崛起。
采風團作家用腳丈量紅色熱土,用心發現人文歷史,用筆記錄紅色與現實故事,從今昔對比中感受到中央蘇區縣的巨大變化和與時俱進的時代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