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趙云梅:不忍觸動的思憶
——作家楊建國仙逝一周年祭
更新時間:2017-09-25 來源:廣東作家網
春去春會來,花謝花會再開……您離開我們整整一周年了,您的音容笑貌依然不時浮現在我腦際,您幽默風趣、豪情萬丈的話語依然在我耳畔回響,您的小說集《純潔的維納斯》《月夜》《黃楊樹傳奇》、詩詞集《風月吟》、故事集《捉鬼記》、散文詩集《桃紅深處》《江南秋雨》等依然擺在我觸手可及的地方……往事恍如在昨天……可您人呢?您,那么喜歡呼朋喚友、對酒當歌、談古論今的人,怎忍心突然撒手塵寰、離家人文友遠去?您那么熱愛文學、幾十年如一日地刻苦躬耕,您曾創造出一天連寫9篇文章且篇篇發表、一年發表300多篇文學作品的神話,可現在,您怎忍心讓讀者粉絲再也品讀不到您的新作?誓以作品感化人、啟迪人,以教書育人為己任的您,怎忍心讓愛徒學生再也聽不到您的諄諄教導?
您我相識是先讀其文,后識其人。當我還是黃毛丫頭在校讀書時,經常在《人民文學》《作品》《南方日報》《廣東農民報》《小小說選刊》等各大報刊看到您的作品,看到您的大名:楊建國。自此,我開始做起了我小小的作家夢。你不知道,那時,作家的稱號在我心中有多神圣和遙不可及。后來,我的豆腐塊被《凌霄》《陽春報》《漠江文藝》《陽江報》等刊登,不久,神圣的作家頭銜也冠到了我頭上,盡管當時只是個小縣城的作家,已足以讓我的同學親友羨慕不已。
90年代初,作為陽江市黨報的《陽江報》舉辦為期三天的作者筆會,由于主辦方要安排吃飯、住宿,所以嚴格控制參會人數,參會人員名單全由陽江報社遴選敲定。陽春應邀參會的15個作者代表中,我是唯一的女性,還是最年輕的一位。同行的作家們,尤其是您對我關愛有加,不時對我帶去的文章進行點評,循循善誘,更多的是表揚和勉勵。三天會期,您像推銷員推銷產品一樣一遇到熟人就推介我,夸我文筆如何好:“謀篇布局別具一格,立意清新、用詞準確、描寫細膩又有感染力,極易引起讀者共鳴……”其實,我內心惶恐得很,我稚嫩的文筆怎比得上碩果累累、大名鼎鼎的您!可由于您的激勵,我寫作投稿的勁頭更大更足,文章不時見報,偶爾還跟您的同期發表,領到稿酬的同時還收到您的賀信或鼓勵電話。我內心的狂喜無以形容,創作的動力越發強勁。
身為陽春市文聯常務副主席、作協主席,您視每一位作協會員如自己的兄弟姐妹,每位會員的姓名、生日、電話號碼、主要作品等您了然于胸,信手點評,讓人不得不驚嘆您驚人的記憶力和愛才、惜才的美德。只要看到會員有好文章發表,你總第一個報喜,想法設法推薦大家關注、閱讀和點評。您自己發表文章無數,卻從不刻意宣傳。
陽春文聯是個窮單位,經費有限,寫作編輯等工作雖單調苦悶,卻在您這個牽頭羊的帶領下而變得樂趣無窮。記得在90年代初,您組織初出茅廬的我跟您等七八個作家一道修改《凌霄》稿件,完成任務后個個都饑腸轆轆,到吃飯地點得步行20分鐘,其時卻下起了傾盆大雨。大家都沒帶傘。您從樓下水果攤阿姨那借來一把巨傘,跟另一位作家四手擎著,招呼大家齊聚傘下,像個頑皮孩子一般帶頭唱著“接過雷鋒的槍”“叮當,雨中興奮伴奏”等歌曲,嘻嘻哈哈地向來記大排檔進發,惹得眾多路人側目也毫不介意。
陽春的文學氛圍極濃,極令人懷念。“報告主席,我回來了!” 我1994年調出廣州工作至今,每年回陽春都要循例向您報告。您每次都朗聲應道:“歡迎陽春的好女兒歸寧!得跟文友們坐一坐喲!”您無論多忙,都會抽空安排我跟文友們歡聚,無拘無束交流創作心得和生活經歷,海闊天空、天南海北神聊,偶爾還會組織下鄉采采風、摘摘果、摸摸螺,一路笑聲不斷,佳作妙句就不期然地在碰撞中誕生。多令人難忘的快樂時光啊!
您平易近人,從不恃才傲物,教書育人從不計報酬。您從1981年開始涉足文壇至今,發表詩歌、散文、散文詩、評論、戲劇、微型小說、中短篇小說等2000多篇,約360多萬字,《人民日報》《作家文摘》《青年文摘》等眾多國家級刊物以及全國每個省市的核心報刊等約400多家刊物都發表過您的文學作品,好幾個省份的高考、中考模擬考卷都拿您的小小說《美麗的謊言》分析文學特色和寫作技巧,有20多篇作品被國家級刊物轉載或被改編為連環畫,30多篇作品被選入各種選本,獲市級以上獎勵40多次。可是,無論哪個單位、哪間學校邀請您去講文學課,您無論多忙都義不容辭,還戲稱自己是去“賣假藥”。試問,在當今世上有您這樣不計報酬去“賣假藥”的嗎?您桃李遍天下,讀者粉絲無數,可您從不居功自傲,跟后生小輩打成一片,自覺以育人為己任。
您身先垂范,幾十年如一日筆耕不輟,獲獎無數;您義薄云天,誰有困難都喜歡幫一把;可您又嫉惡如仇,不但筆下小說人物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對沽名釣餌、文章抄襲、報道失實之徒更是拍案而起、毫不留情面,哪怕明知得罪人。因為在您心中,文學殿堂是那么的神圣,繆斯女神容不得半點褻瀆玷污!
泰斗星沉云化雨,文壇帥隕月無光。您走了,在您退休前一個月的2016年9月25日8時50分因心肌梗塞與世長辭。這是陽江文化界、乃至整個文化界的損失!當今世上有幾個才華橫溢的人能終其一生激揚文字寫春秋而又癡心不悔的?唯有您!不靠寫長篇小說碼字充數量,只創作中短篇也能發表幾百萬字作品的當今世上又有幾人?唯有您!盡管您走了,您留給世間的精神食糧猶在!您的爽朗笑聲猶在!您的人格魅力猶在!眾多不忍觸動的思憶猶在每個讀者文友心里!
祝可親可敬、亦師亦友的您在天堂安好!
?2017年9月25日凌晨于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