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廣東中青年優(yōu)秀作家文叢》推介(二):《隱秘》
更新時間:2018-01-02 來源:廣東文壇
作家簡介
徯晗,女,迄今已在《收獲》、《十月》等各類文學期刊發(fā)表文學作品三百余萬字。主要作品有長篇《平原紀事》《沁園》《愛是一條溫暖的河》等。小說數十次入選《小說選刊》《小說月報》《中篇小說選刊》《中華文學選刊》等各類選刊及各種年度選本。另有作品入選《全球華語小說大系》《全民閱讀精品文庫》等重要選本。
主要內容:這部小說集收錄的是徯晗近年來發(fā)表在國內一些重要文學刊物上的中篇小說。《隱秘》講述的是一對曾經相愛的戀人分手二十年后的重逢。細致地呈現了兩個人幾十年間的人生際遇和復雜的內心情緒。這篇小說發(fā)在當年的《收獲》雜志上,被先后收進各種選刊選本。
《中年》講述的是女主人公瓊拉,瓊拉的女友玨,瓊拉的丈夫小山的中年危機。《溫暖的平原》和《兩棵棗樹》是兩篇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前者寫女人秀玉的一生,后者寫一位不幸的母親與她的殘疾兒子間的故事。《隱者考》是一篇跨文體小說。由微博、日記、小說和訪談四章構成。小說寫生物學博士高陽教授研究出了最新型的食品添加劑,卻無法控制它的推廣與泛濫,最終因為良知不安與深刻自省,選擇了隱居。《蹺蹺板》講述了一對雙胞胎兄弟因為母親的一次意外性行為,導致他們擁有不同的父親,從而引發(fā)的一系列家庭與倫理的矛盾。
精華選讀
孤人是個什么概念,只有做過孤人的人,才有那樣深切的感受。那是一種對沉默的了然于心,對話語的不知所措,對親情的無限期待,對黑夜的漫長想象,對身體的無聲吶喊。那是時常失控的某種身與心,靈與肉的崩潰。
對這樣的感受,年輕的寡婦秀玉最切膚。在她還活得青蔥水嫩時,她就已感到了身體的末日,那擺動的身體就是一副活著的白皮棺材,那棺材在人世間行走,游移,散發(fā)著肉的芳香,肉的光澤,卻將她的心,她的渴望,她的欲望都囚在那副活著的棺材里。
?——《溫暖的平原》
她在懊惱中感受著下腹傳來的疼痛。疼痛就在她的子宮里,在她那隱秘的深處。那深處,他曾經到達過,他是第一個到達它的使者,向她表示過友好的造訪與快樂的饋贈。現在,它在疼痛,而他不知道。它的存在與他毫不相關。想到這里,她的心也開始痛起來,她想時光是個多么可怕的東西,它讓人最終消彌了一切激情與幻想,心平氣和地接受了歲月賦予的一切。它看起來那么無聲無息,無色無味,無輕無重,可它卻像秋風掠過原野,了無痕跡,令萬物凋零。
?——《隱秘》
這就說,他和趙健行的精子一前一后地進入了方睿的體內,一起在陰暗濕熱的戰(zhàn)壕里覷覦著那壯美的卵子航母,并在那里經歷了一場殊死的搏斗,兩軍交戰(zhàn),最后雙方打成了平手,他們各有一個領軍人物登上了光榮的領地,分別進入了方睿排出的兩顆卵子航母。
如果方睿那次派出的航母不是兩艘而是一艘呢?他和趙健行的精子大軍又將會鹿死誰手?是他還是他趙健行?難道他們維護了十幾年的交情,卻注定要鉆到一個女人的身體里去打一仗?也許是方睿不想看到他們兩人中的任何一方戰(zhàn)輸,就破格派了兩只卵子母艦出來救援吧?可方睿的救援卻分明把他們雙方都推入了一場更難舍棄的膠著戰(zhàn)中!
?——《蹺蹺板》
在我人生的很多年里,我一直以為貧窮是羞恥的。有一天,我發(fā)現比貧窮更讓我感到羞恥的是衰老,是老而殘疾的身體。再沒有比活著,卻指揮不動自己的身體更令人感到羞恥的事情了。?
?——《回望》
而高陽教授,恰是這個時代的異類。有意思的是,我知道這個人的存在,卻是通過微博。簡單地說,高陽教授是一名隱者,一個早就消失在公眾視線中的人。早在二十年前,他就離開了他的教職崗位,雖然他離職歸隱時,只是南城P大生物工程系的一名副教授,但卻極少有人知道他還是美國一所著名常青藤大學的特聘教授。所以我愿意省去他教職前面的那個副字,直接稱他為教授。半年前,高陽教授重新被公眾關注,是因為發(fā)生在他身上的一次不幸,成為一個新聞事件。在我看來,這比他本身遭遇的不幸更不幸——他一定不愿自己成為公眾所關注的人,這與任何一名隱者的心愿都相去甚遠。?
?——《隱者考》
名家推薦
徯晗的《隱秘》通過女性內心的視角,在一種充滿溫情的語調中講述了愛情特有的詩性魅力。它與金錢無關,與地位無關,與喧鬧的社會欲望無關,只與內心深處的那種心靈碰撞息息相關。 ——蔣述卓
徯晗的《誓言》給人一種窒息的感覺,這種窒息感來自一種匪夷所思的母子關系,來自母愛由愛及恨的“變形記”。《誓言》用極端化的方式寫出人物的性格和命運,這種給人以巨大痛感的小說在當下很難讀到了。 ——孟繁華
徯晗有著鮮明的文體意識,或者說,對小說文本有一種自覺的實驗。《隱者考》結構上由微博、筆記、小說、訪談四種形式構成,每個部分獨立成文而又具有內在的邏輯性,相互補充而又互相消解,從而讓小說的形式感大大增強。這種形式豐富與內容的現代性內外呼應,從而把二者打通,使小說更具張力和包容度。它不但是對傳統(tǒng)小說結構的一種突破和顛覆,更是用這種現代性的文體結構來對現代性本身進行反省和解構,因此這種顛覆和解構更有力度。 ——吳佳燕
徯晗《回望》的主人公莊大維,是曾經的商界精英、斯科電子公司的大老板,而現在已成躺在榻上的偏癱病人。他以痛苦而清醒的“回望”,審視了自己一生的經歷和成敗、現代化和高科技給人類帶來的遺患,還有自己同幾個女人的情感恩怨……其中飽含著對世事的洞察、生命的理解、錯失的悔悟以及對艱難人生的悲憫與體恤。只有生命處于絕境的人,才會有這樣深沉、睿智的思想和見解。 ——段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