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廣東省作協、省散文詩學會開展贈書助安化文化扶貧
——實施文學惠民工程 愛心贈書助扶貧
更新時間:2018-06-04 來源:廣東作家網
贈書儀式現場
2018年6月2日下午,廣東省作家協會、廣東散文詩學會“文化安化”贈書儀式在省作家協會“嶺南文學空間”舉行,省作協會員、省散文詩學會會員等120余人參加了活動。主辦方表示,省作協、省散文詩學會代表通過向湖南省安化縣贈送書籍、書畫作品、舉辦散文詩朗誦會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助力安化縣文化精準扶貧,助推安化縣精神文明建設。
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李國偉和湖南省安化縣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蔡華建分別代表雙方進行贈書和接書
廣東散文詩學會會長陳惠瓊女士和湖南省安化縣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蔡華建分別代表雙方進行贈書和接書
贈書儀式上,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一級作家李國偉,廣東散文詩學會會長陳惠瓊女士和湖南省安化縣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蔡華建分別代表雙方進行贈書和接書。
現場
“用書籍傳遞愛心,讓知識鑄造夢想。今天我們的作家和詩人踴躍向安化縣贈送自己的書籍和字畫,說明我們的心是和安化人民的心連在一起的,說明我們對改變革命老區的面貌是有著迫切的愿望。”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李國偉稱,“‘文化安化’贈書活動既是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和省作協改革方案,又是實施文學惠民工程的一項具體舉措。希望大家能夠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導,謳歌時代,謳歌人民,謳歌英雄,拿出更多的好作品,向老區人民獻上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實現文化為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的目標。”
一級作家或知名作家向安化縣贈書
廣東散文詩學會副會長羅銘恩說:“扶貧,包括物質扶貧和精神扶貧兩個層面,扶貧首先要做好文化扶貧,讓貧困人口接受文化的浸潤,這樣才能讓物質扶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沒有文化扶貧引領,物質扶貧就難以取得成效。我們舉辦的‘文化安化’贈書活動,正是文化扶貧的一個舉措。”?
頒發安化縣圖書館藏書證
安化地處湘中偏北,是山區林業大縣、庫區移民大縣、革命老區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省直管縣經濟體制改革試點縣,為湖南省第三大縣,主要產業是黑茶、中醫藥等產業。此次“文化安化”贈書活動源于廣東散文詩學會會員蔡華建同志2017年4月開始赴安化縣掛職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開展對口精準扶貧工作。蔡副縣長將扶貧工作寫成《扶貧日記》,于是《扶貧日記》讓廣東作家們了解了安化,促成了這一次贈書活動。
捐贈書畫作品的成員合影
贈書現場,來自廣東散文詩學會的西中揚、羅銘恩、蔡宗周、徐啟文、唐德亮、饒遠、陳惠瓊、柳成蔭、冷先橋、溫阜敏、莫拉夫、何霖、王厚基、伍慶祿等一級作家或知名作家向安化縣贈送自己的專著。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省作協會員、省散文詩學會會員也紛紛向安化縣贈送個人專著、文學作品集,不少書法家、畫家還贈送了書法、國畫作品給安化縣,以表達對安化的文化情懷。
贈書
贈送國畫作品
廣東散文詩學會會員飽含深情朗誦了他們“詩意安化”的散文詩作品,激昂、鏗鏘有力的氣勢,贏得現場陣陣掌聲。海豐縣縣委副書記林建隆(柳成蔭)朗誦了自己的原創作品《安化,我的安化》,抒發了對安化的拳拳之情。一名來自湖南安化縣的作者喻女士朗誦了《安化姑娘,我想對你說》,帶大家走進安化的故鄉,表達了對安化的依依眷戀,也抒發了粵湘兩地人民的魚水之情。她還說:“我代表安化108萬人民,感謝廣東的作家詩人對安化的幫助!歡迎大家到安化采風!”?
作家們捐贈的部分書籍掠影
廣東散文詩學會副會長王景喜在總結發言中表示:“這是省作協、省散文詩學會聚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唱響主旋律,對文化扶貧工作的一次實踐和探索,希望我們的作家、詩人進一步加強合作,出更多的作品。”
贈書儀式還舉行“詩意安化”原創散文詩朗誦會
此次活動由廣東省作家協會、廣東散文詩學會、湖南省安化縣文化旅游廣電新聞出版局聯合主辦,廣州康熠輝貿易有限公司、廣州市南沙區作家協會協辦,中國詩歌網廣東頻道、海念藝術空間以及各媒體網站聯合支持舉辦。
部分作家、嘉賓合影
中國詩歌網廣東頻道站長謝海衡、副站長郭勤亮,廣州體育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莫虔,廣州市天河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副教授、中文系主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創意寫作中心副主任朱志剛 、廣外藝創新創業學院執行院長鐘之靜,廣州電視臺綜藝節目導演張曉菲等也應邀參加了活動。廣東散文詩學會曾靜、陳建族主持此次贈書儀式。
參加“文化安化”贈書儀式的作家、詩人、小朋友們合影
(文/林延軍、攝影/吳遠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