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首頁 > 自定義類別 > “潮起珠江 風華文章——廣東文學七十年”經(jīng)典作品賞析會 > 選讀
秦牧 | 散文《花城》節(jié)選
更新時間:2019-12-13 來源:廣東作家網(wǎng)
一年一度的廣州年宵花市,素來膾炙人口。這些年常常有人從北方不遠千里而來,瞧一瞧南國花市的盛況。還常??梢砸姷胶眯﹪H友人,也陶醉在這東方的節(jié)日情調中,和中國朋友一起選購著鮮花。往年的花市已經(jīng)夠盛大了,今年這個花海又涌起了一個新的高潮。
人們常常有這么一種體驗:碰到熱鬧和奇特的場面,心里話就象被一根鵝羽撩拔著似的,有一種癢癢麻麻的感覺??傁氚炎约核吹胶透杏X的一切形容出來。對于廣州的年宵花市,我就常常有這樣的沖動。雖然過去我已經(jīng)描述過它們了,但是今年,徜徉在這個特別巨大的花海中,我又涌起這樣的欲望了。
廣州今年最大的花市設在太平路,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十三行”一帶,花棚有點象馬戲的看棚,一層一層銜接而上。那里各個公社、園藝場、植物園的旗幟飄揚,賣花的漢子們笑著高聲報價。燈色花光,一片錦繡。我約略計算了一下花的種類,今年總在一百種上下。望著那一片花海,端詳著那發(fā)著香氣、輕輕顫動和舒展著葉芽和花瓣的植物中的珍品,你會禁不住贊嘆,人們選擇和布置這么一個場面來作為迎春的高潮,真是匠心獨運!那千千萬萬朵笑臉迎人的鮮花,仿佛正在用清脆細碎的聲音在淺笑低語:“春來了!春來了!”買了花的人把花樹舉在頭上,把盆花托在肩上,那人流仿佛又變成了一道奇特的花流。南國的人們也真懂得欣賞這些春天的使者。大伙不但欣賞花朵,還欣賞綠葉和鮮果。那象繁星似的金桔、四季桔、吉慶果之類的盆果,更是人們所歡迎的。但在這個特殊的、春節(jié)黎明即散的市集中,又仿佛一切事物都和花發(fā)生了聯(lián)系。魚攤上的金魚,使人想起了水中的鮮花;海產(chǎn)攤上的貝殼和珊瑚,使人想起了海中的鮮花;至于古玩架上那些寶蘭、均紅、天青、粉采之類的瓷器和歷代書畫,又使人想起古代人們的巧手塑造出來的另一種永不凋謝的花朵了。
廣州的花市上,吊鐘、桃花、牡丹、水仙等是特別吸引人的花卉。尤其是這南方特有的吊鐘,我覺得應該著重地提它一筆。這是一種先開花后發(fā)葉的多年生灌木。花蕾未開時被鱗狀的厚殼包裹著,開花時鱗苞里就吊下了一個個粉紅色的小鐘狀的花朵。通常一個鱗苞里有七八朵,也有個別到十多朵的。聽朝鮮的貴賓說,這種花在朝鮮也被認為珍品。牡丹被譽為花王,但南國花市上的牡丹大抵光禿禿不見葉子,真是“臥叢無力含醉妝”。唯獨這吊鐘顯示著異常旺盛的生命力,插在花瓶里不僅能夠開花,還能夠發(fā)葉。這些小鐘兒狀的花朵,一簇簇迎風搖曳,使人就象聽到了大地回春的鈴鈴鈴的鐘聲。
花市盤桓,令人撩起一種對自己民族生活的深厚情感。我們和這一切古老而又青春的東西異常水乳交融。就正象北京人逛廠甸、上海人逛城隍廟、蘇州人逛玄妙觀所獲得的那種特別親切的感受一樣??粗被ㄥ\繡,賞著姹紫嫣紅,想起這種一日之間廣州忽然變成了一座“花城”,幾乎全城的人都出來深夜賞花的情景,真是感到美妙。
在這個花市里,你也不禁會想到各地的勞動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歷史文明的豐功偉績。這里有來自福建的水仙,來自山東的牡丹,來自全國各省各地的名花異卉,還有本源出自印度的大麗,出自法國的猩紅玫瑰,出自馬來亞的含笑,出自撒哈拉沙漠地區(qū)的許多仙人掌科植物。各方的溪澗匯成了河流,各地勞動人民的創(chuàng)造匯成了燦爛的文明,在這個熙熙攘攘的市集中不也讓人充分感覺到這一點么!
你在這里也不能不驚嘆群眾審美的眼力。一盆花果,群眾大抵能夠一致指出它們的優(yōu)點和缺點。在這種品評中,我們不也可以領略到好些美學的道理么!
總之,徜徉在這個花海中,常常使你思索起來,感受到許多尋常的道理中新鮮的涵義。十一年來我養(yǎng)成了一個癖好,年年都要到花市去擠一擠,這正是其中的一個理由了。
我們贊美英勇的斗爭和艱苦的勞動,也贊美由此而獲得的幸福生活。因此,花市歸來,象喝酒微醉似的,我拉拉扯扯寫下這么一些話。讓遠地的人們也來分享我們的歡樂。
1961年2月,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