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首頁 > 自定義類別 > “潮起珠江 風華文章——廣東文學七十年”經典作品賞析會 > 選讀
“潮起珠江 風華文章 ——廣東文學七十年”經典作品賞析會主持詞
更新時間:2019-12-13 來源:廣東作家網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觀眾朋友們、作家朋友們,大家晚上好!
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回顧廣東文學70年輝煌歷程,展示廣東文學事業70年來巨大成就,勉勵廣東作家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堅持以明德引領風尚,今晚,廣東文學界群賢畢至、精英云集,來自音樂、舞蹈、戲劇、影視等藝術家也應邀加盟,以“潮起珠江 風華文章——廣東文學七十年”為題,以廣東文學經典作品賞析會的形式,共慶新中國70華誕,共享文學的光榮與夢想。
地處南國的廣東,是嶺南文化的中心地、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改革開放的先行地,70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發展,恰是新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的一個精彩縮影。廣東作家緊貼時代變遷、社會發展、民族進步,以大量優秀文學作品生動展示新中國奮斗軌跡和寶貴經驗,熱情謳歌黨和人民偉大實踐的豐功偉績,充分反映南粵人民精神面貌的可喜變化,為現代化建設事業勾勒出生動的發展圖景,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第一篇章 共和國之光
文學求美,美是和諧。秦牧經典作品散文《花城》,曾讓一座城市以獨特的藝術形象進入文學殿堂,成就了廣東當代文學最膾炙人口的名篇,是散文創作“散”、“博”兼備,“神收”、“不雜”、“形散神不散”的范本。在《花城》里,我們看到了繁花似錦的時代和祖國,由衷地“贊美英勇的斗爭和艱苦的勞動”,由衷“贊美由此而獲得的幸福生活”。歲月不居,時節如流,精品佳作歷久彌新,仍然馥郁芬芳。
請欣賞秦牧的散文《花城》——
……………………………………………………………………………
文學批評是文學工作的重要一環,是促進文學發展的重要推進力。70年來,“粵派批評”歷來是廣東文學的一大品牌,以蕭殷為代表的廣東文學評論家在全國評論界占有重要地位。
蕭殷,擔任過廣東作家協會《作品》雜志的主編,使《作品》雜志名聲鵲起,發行量高峰期達79萬份。蕭殷在文學評論領域“鑿空創辟,開一代新風”,使“廣東大旗多次飄舞在國家隊前頭”。他是廣東文學界“一個難以企及的標桿人物”,被著名作家王蒙稱為“第一恩師”,德藝雙馨,秉持學術良知,循乎為文正道,值得深深敬仰。
請欣賞蕭殷的散文《桃子又熟了》——
…………………………………………………………………………
歐陽山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產生重要影響的文學家、文藝活動家,魯迅先生曾在信中親切稱他為“山兄”,毛澤東同志曾致親筆信稱“一口氣讀完”其作品《活在新社會》?!兑淮L流》被譽為第一部描繪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的史詩性作品,成為無產階級文學的豐碑,享譽國內外文壇。第一卷《三家巷》于質樸中見清新,于婉約中顯蒼勁,以獨特的南方地域風情,氤氳浪漫的愛情故事,轟轟烈烈的革命浪潮,共同交織出動人的歷史畫面,成為廣東當代文學長廊中最恒久的記憶。著名導演王為一于1982年拍攝了電影《三家巷》,其后《三家巷》還以電視劇、粵劇等藝術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
請欣賞舞劇《三家巷》主題歌《尋》——
……………………………………………………………………………
習近平同志強調:“文藝要熱愛人民。有沒有感情,對誰有感情,決定著文藝創作的命運。如果不愛人民,那就談不上為人民創作。”陳殘云就是廣東文學“為人民創作”的杰出代表之一。
在1991年召開的“慶賀陳殘云同志從事文學創作55周年作品研討會”上,省委、省政府發來題為《記錄時代風云 抒寫人民心聲》的祝詞,高度評價“陳殘云同志的創作,生動地記錄了時代風云,忠實地表達了人民的心聲,充滿了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精神,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嶺南風味,風格獨特,自成一家,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是我省文壇的驕傲?!逼浯碜?、長篇小說《香飄四季》,有學者認為其濃郁的廣味可與老舍的京味相媲美。
請欣賞陳殘云女兒陳茹回憶父親的散文《尚有小紅看落花》——
……………………………………………………………………………
黃谷柳是廣東當代文學名家,曾兩次赴抗美援朝前線深入生活。其長篇小說《蝦球傳》以獨特的嶺南風情自誕生之日起就風靡全國,更因此三度被改編為電視連續劇廣為傳播。
1982年播出的電視連續劇《蝦球傳》,是廣東電視臺的第一部、全國第二部電視劇作品,故事情節、形象塑造上都“刪繁就簡”,力求“以最簡練的場面塑造人物”,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功,創造了萬人空巷的收視奇跡,締造了當時內地電視劇的收視高峰。
請欣賞黃谷柳長篇小說《蝦球傳》——
……………………………………………………………………………
在中國,20世紀60年代,有一本書發行量達到3000萬冊,僅次于《毛澤東選集》。陳毅元帥說: “這是一部帶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是我們文學創作史上的一塊新的里程碑?!边@就是金敬邁創作的長篇小說《歐陽海之歌》。
《歐陽海之歌》描寫的是歐陽海在革命部隊大熔爐中,短短23年里所走過的道路,不是英雄的時候他渴望成為英雄,成為了英雄卻毫不自知。在黨的教育下,歐陽海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著,百煉成鋼,終于成為一名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
請欣賞金敬邁長篇小說《歐陽海之歌》——
……………………………………………………………………………
廣東改革開放40年,敢為人先勇立潮頭,增創優勢砥礪前行,涌現了一批又一批富于勇氣和膽略的開拓者和先行者。廣東作家緊緊抓住時代的脈博,為時代畫像,為人民立言,以生動豐富的文學實踐和豐碩的文學成果,展示了“大潮起珠江”的崢嶸歲月和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
第二篇章 大潮起珠江
吳有恒是廣東著名的革命家。從戰場到文壇,從司令員到作家,他以血肉之軀踐行了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操,以如椽之筆書寫了人民作家的不懈追求。其代表作《山鄉風云錄》,描述華南山區一支小游擊隊的故事。經改編為連環畫后五度重印,累計發行超過100萬冊。1979年電影《山鄉風云》面世,作品更廣為人知,被全國20多個劇種移植。紅線女主演的《山鄉風云》是粵劇現代戲的“里程碑”,享有“北看《紅燈記》,南看《山鄉風云》”的盛譽。
請欣賞粵劇《山鄉風云》選段——
……………………………………………………………………………
黃慶云是廣東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她曾在散文中寫過革命先烈陳鐵軍的真實故事,周恩來總理看到后說:“你們廣東有這么感人的故事,有這樣的烈士,你們應該好好的寫出來?!笔艽斯奈?,黃慶云經深入采訪,創作出了長篇傳記《刑場上的婚禮》。1980年,經長春電影制片廠改編為同名電影在全國公映。其后,作品被改編為京劇、越劇、廣播劇等多種藝術形式,還被選入小學語文課本。抱著初心和情懷向英雄、英烈致敬,廣東歌舞劇院據此創作的舞劇《風雨紅棉》在17年后重現舞臺。
請欣賞黃慶云長篇傳記《刑場上的婚禮》——
……………………………………………………………………………
為什么不是春耘、夏耘,非要叫秋耘呢?黃秋耘答道:“別人在春天耘草,我卻是在秋天——別人已經在那里收獲,我才開始耘草,所以叫‘秋耘’,是起步很晚的意思。”其實,這是他的謙詞。黃秋耘1935年參加了“一·二九”運動,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生平事跡堪稱奇崛,文武雙全,負責主持修訂了大型古代漢語詞典《辭源》。黃秋耘將戰士的氣魄和文人的品格融于一身。無論是作為一位散文家,還是一位評論家,他的作品都立足于對生活極敏銳的洞察,以細膩的筆觸與深邃的思想產生獨特的文學魅力。
請欣賞黃秋耘散文《丁香花下》——
……………………………………………………………………………
陳國凱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傷痕文學”代表作家之一,其個人命運與改革開放的歷史因緣際會。1978年,他調入廣東省作家協會從事專業創作,1979年創作的短篇小說《我應該怎么辦?》成為“傷痕文學”的發韌之作,獲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他擔任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的18年間,為廣東文學組織建設、文學隊伍拓展、文學創作繁榮作出了積極貢獻。其長篇小說《大風起兮》以長江萬里圖式筆法描繪特區氣象萬千的建設畫卷,是新世紀以來廣東改革開放題材創作的重要收獲之一。?
請欣賞陳國凱小說《大風起兮》——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备母镩_放40多年間,廣東文學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用心用情用功抒寫偉大時代,創作大量優秀文學作品,演繹時代變遷,反映多彩生活。
1984年,作家章以武有感于學生開魚檔“賣魚賣得風生水起”,創作了短篇小說《魚啊魚》,又聽從朋友的建議擴充為中篇小說《雅馬哈魚檔》發表,被張良導演相中,改編為電影《雅馬哈魚檔》。當時,內地不少年輕人正是在觀看了《雅馬哈魚檔》后,對廣東產生了強烈的向往?!堆篷R哈魚檔》展現了改革開放前沿的繽紛與鮮活,被譽為“廣東改革開放第一張亮麗的名片”。
請欣賞章以武中篇小說《雅馬哈魚檔》——
……………………………………………………………………………
《莊世平傳》的作者廖琪曾寫道:“托共和國之福! 托莊老之福! 一本僅20多萬字的傳記文學,伴隨我23年的人生——采寫了八年,每兩年半出版一次,出版了九次,這在共和國的文壇上,不算絕無僅有,也可說極為少見?!?/span>
莊世平,著名的愛國僑領,香港特區政府“大紫荊勛章”獲得者,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祖國社會主義建設各個時期、香港回歸祖國和“一國兩制”偉大實踐中,在政治、經濟、文化、僑務、教育等多個領域都有過不同凡響的貢獻。
《莊世平傳》多年間能引發持久關注,究其原因,在于莊世平先生撼人心魄的人格魅力為《莊世平傳》提供了意蘊深遠的創作資源。而《莊世平傳》真實刻畫莊世平先生傳奇人生,作家精益求精多次修訂作品,又為世人了解莊世平先生提供了可靠的藝術文本。
請欣賞廖琪報告文學《莊世平傳》——
……………………………………………………………………………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莊嚴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意味著新使命,新方位呼喚新作為。廣東作家一定會把初心和使命有機融入創作的生動實踐中,舉精神旗幟,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持續開創廣東文學的新局面。
第三篇章 新時代禮贊
2019年10月23日,第六個國家扶貧日過去僅6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東清遠英德連江口鎮深情地對村民說:“鄉親們一天不脫貧,我就一天放不下心來?!绷暱倳浿赋觯a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
廣東的作家沿著習近平總書記廣東扶貧的足跡,先后分期分批前往清遠、連州等貧困地區進村入戶,訪貧問苦,加大文學對社會服務的力度和深度,爭取在脫貧攻堅戰中做出更多的實事,獲得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請欣賞清遠作家唐德亮的報告文學《連南模式誕生記》,此篇選自廣東省作家協會編寫的扶貧報告文學集《大愛》。由廣東省作協代表朗誦。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格物致知,意味深長。近年來,廣東詩歌就誕生了一首廣為傳誦的作品《我在一顆石榴里看見了我的祖國》。其作者、詩人楊克被稱為“現時代詩意切片的在場者”,他主張以民間視角寫作、個人有效介入歷史語境的寫作,堅持“多文體”課題的詩歌研究方法,進行基于詩學具象的各種詩歌實驗,連續多年主編《中國新詩年鑒》等刊物,以個人的詩歌創作實踐以及理論探索,推動廣東詩歌在新世紀綻放出了更璀璨的光芒。
請欣賞楊克的詩歌《我在一顆石榴里看見了我的祖國》——
……………………………………………………………………………
《白門柳》是一部講述文人故事的歷史小說,從朝廷到民間,從官宦到平民,縱橫交錯又渾然一體,構成了一幅清明上河圖式的明代末年“清明上河圖”。
作家劉斯奮以《白門柳》開創了長篇小說的一個新范式,用現實主義的方法寫作長篇歷史小說,強調小說結構的邏輯性,并嘗試探索“心態史寫作”范式,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
請欣賞劉斯奮長篇小說《白門柳》——
……………………………………………………………………………
2018年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并強調,這是一座圓夢橋、同心橋、自信橋、復興橋。在大橋開通之際,由作家曾平標創作的長篇報告《中國橋—港珠澳大橋圓夢之路》也應運而生。作家曾平標積多年創作的功力,迎難而上勇于嘗試史詩性、全景式寫作,以文學夢真誠表達中國夢。作品一方面通過“以中國力量”構筑海上長城、共圓中國夢的大事件,闡釋了“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展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信心,揭示了中國崛起與世界發展的具有歷史意義的辯證關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作家滿懷愛國熱情、關注國家命運、抒寫歷史風云、弘揚民族精神的拳拳赤子之心。
請欣賞曾平標的報告文學《中國橋——港珠澳大橋圓夢之路》,由全體演員共同朗誦——
……………………………………………………………………………
70年,歲月如歌,江山如此多嬌。
70年,春華秋實,風景這邊獨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實現這個偉大事業,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仡?0年歷程,廣東文學事業碩果累累,廣東文學工作者激越滿懷;展望未來,廣東文學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新時代的征程已經開啟。繼往開來,任重道遠。我們堅信,廣東文學界一定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自覺地舉精神之旗、鑄時代之魂,懷赤子之心、領風氣之先,用藝術的眼光捕捉改革創新之美,用文學的筆力激發創新創造的偉力,再創輝煌書寫新篇章!
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