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在中國文聯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廣東代表團行前動員會上的發言
更新時間:2021-12-13 來源:廣東作家網
牢記“國之大者”? ?鍛造“文學粵軍”
(2021年12月11日)
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
中國作家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將在北京隆重召開。這是我們黨迎來百年華誕、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時刻召開的一次盛會,是推動新時代文學事業大繁榮大發展的一次盛會。開好十代會,意義重大,使命光榮;全體代表豪情滿懷,整裝待發!
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傳部的正確領導下,廣東作協擔當作為、守正創新;廣東文學統籌兼顧、加快發展;廣東作家人才輩出、陣容鼎盛!這次推選十代會代表,我們嚴格按照中國作協的要求和部里的指示,著眼于體現廣東實力、著眼于推出最優代表、著眼于兼顧各方情況,經我省中國作協會員全員推薦、廣泛聽取意見、充分反復醞釀、組織慎重研究、上級審查把關,共產生45名代表,是歷次作代會廣東代表人數最多的一次。其中,當然代表6名,推選代表36名,特邀代表3名。全體代表覆蓋從事各種文學門類創作的作家、文學理論批評家、文學編輯、文學翻譯家和文學組織工作者,包含少數民族、婦女、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作家代表。基層和創作一線作家代表、新文學群體作家代表和45歲以下作家代表均完全達到中國作協比例要求。代表團具有“三多一優”的特點。一是獲得大獎多。獲過四大國家級文學大獎和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的9人,占代表總數的五分之一。楊黎光、鄧一光、魏微、熊育群、王十月同志曾獲全國魯迅文學獎,陳詩哥、胡永紅同志曾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馮娜同志曾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鄧一光、曾平標同志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二是新人新秀多。首次出席作代會25人,占一半以上。45歲以下12人,超過四分之一,年齡最小的是網絡作家江源同志,唯一的90后,今年26歲。三是博士、碩士多。博士、碩士共15人,占三分之一。四是素質優秀。十代會代表都是廣東作家中的優秀分子,代表著全省664名中國作協會員、4142名省作協會員、1萬多名市縣及各分會會員。
根據會議安排,在此,我代表中國作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廣東代表團作如下表態。
一是提高站位,牢記使命,當好“作家代表”。開好十次作代會,關系到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全面建設,關系到新時代文學事業的繁榮發展,關系到全國文學隊伍的團結穩定,黨中央高度重視,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寄予厚望,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熱切關注。我們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從肩負民族重托、承載文學期待、履行神圣職責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好十次作代會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榮譽感、使命感、責任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指示精神和大會的各項要求上來,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利于文學大團結、大繁榮的話不講,不利于文學大團結、大繁榮的事不做,在政治上組織上紀律上不折不扣服從大會安排,正確行使代表權力,為發展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學事業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
二是珍惜榮譽,展現風采,當好“形象使者”。過去的5年,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傳部更加重視文學事業,這是廣東文學事業發展環境最好的時期。我們團結引領廣大作家聽黨話、跟黨走;深扎創作、重點創作、主題創作,全面布局,濃墨重彩;文學創作、文學研究、文學服務,三支隊伍,持續打造;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聯盟,創辦《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評論》,加快廣東文學館建設和廣東文學院改革,積極破解基層文學事業“最后一公里”。我省的作家作品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駿馬獎”實現零的突破,兒童文學獎喜獲豐收,開創了全省文學工作新局面。我們要當好廣東文學的“形象使者”,宣傳文學成就,推介優秀成果,講好廣東故事,展現灣區風采。
三是對標先進,見賢思齊,當好“文學先鋒”。五年一次的作代會,全國各地的優秀文學代表齊聚北京,群英薈萃,各擅勝場,可謂人人握靈蛇之珠,家家抱荊山之玉。這是拓寬眼界、博采眾長、提升自己的好機會,廣東作家代表團將對標最優最好,主動請教溝通,學習先進經驗,發展壯大自己。要提高政治站位,明確歷史方位,錨定發展定位,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以及橫琴、前海合作區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實施的難得機遇,砥礪初心、激發雄心、篤定恒心、雕琢匠心、凝聚眾心,勇當“文學先鋒”,鍛造“文學粵軍”,積極構建具有嶺南文化特色的中國文學話語和敘事體系,努力筑就異軍突起、群星燦爛的嶺南文藝新高峰。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有本事做好中國的事情,還沒有本事講好中國的故事?我們應該有這個信心!”作為中國作協十代會廣東代表團團長,我將牢記重托、不辱使命、認真履職,團結帶領全體代表充分展現廣東形象,圓滿完成大會各項任務,在新的趕考之路上,高舉偉大旗幟,牢記“國之大者”,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共同推動新時代廣東文學、灣區文學、中國文學從高原邁向高峰!
鄧一光發言
按照會議安排,我說說個人五年的創作情況。
這五年是我和家人定居廣東的第二個五年,以及第三個五年的一半。這五年世界發生了太多事情,中國發生了太多事情,廣東也一樣,很難用五分鐘來總結,但我個人的寫作用不了五分鐘。這五年我寫了二十多個中短篇小說、一部長篇小說、一部電影劇本、一部電視劇劇本、一部歌劇劇本、一部話劇劇本,出版了七八本書,兩部長篇小說在美國和韓國出版。這五年我獲得了一些文學類獎項,還參加了一些文化義工的工作,并且結束了在云南的文學扶貧工作,以上,大概就是我五年來的文學工作。
廣東從古代到當代都是中國走向世界的策源地,它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發源地。對我來說,廣東是我的新家園,我在這里生活了十二年,我的孩子在這里成家立業,我的母親從這里去了另一個世界,我對這片土地充滿感情。接下來的五年,我想寫寫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更為豐富遼闊的事情,當然不止寫我腳下這片土地,還有世界,當然不止現實,還有想象。文學改變了人類看待世界的視野和方法,我以擁有這樣的視野和方法而驕傲。同時我要感謝省作協各級領導,這五年,他們給予了我太多無微不至的關心和關照,每次想起都心懷感激。
最后我想說,我從三四十歲起參加作代會,對再一次參會深感榮幸,作為廣東團的一員,我會謹守團紀,把會開好。
阿菩發言
十分榮幸即將作為廣東作家代表,前往參加中國作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
倉廩實而知禮節,經濟發展而后必須有文化的繁榮,沒有經濟發展的文化繁榮有如冰上虛火,沒有文化繁榮的經濟發達有如錦衣夜行,我們廣東省必須在不久的未來完成這個轉身,進入到文化文學繁榮的前列,方不愧對廣東經濟、人口第一大省的地位。
在過去五年里,廣東文學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尤其在網絡文學與新媒體領域,涌現出了全國最多的作品、最多的作家,貢獻了最大的市場,整體來說是全國首屈一指的活躍省份。
和第九次作代會相比,這個領域涌現了相當多的年輕面孔,95后、甚至00后正式登上歷史舞臺,青少年已經全面地接受網絡閱讀與新媒體寫作,整個文學形態,無論是閱讀還是創作,都正在完成印刷體時代到電子化時代的轉變。
我們必須接受這種轉變,也應該擁抱這種轉變,這是人類在甲骨向竹帛、竹帛向紙張、紙張向印刷之后的第四次偉大的文學革命,也是廣東躋身文學強省的絕好機遇。廣東如果抓住這次文學變革的歷史機遇,那就有機會丟下歷史包袱,實現彎道超車,從而在網絡時代完成經濟大省向文化大省的挺進。而要抓住這次機遇,需要我們進行巨大的投入與思想的轉變。
第十次全國作家代表大會在這個關鍵點上召開,讓我們相信冥冥之中似乎有某種呼應。
作為網絡作者,作為青年作家,我們看到了一個文學的轉折點就在面前,不僅是文學形態的轉折點,也可以是廣東文學的轉折點。不僅是我們代表廣東在全國作家面前展現風采的機會,也是我們代表網絡文學在整個文化領域發出自己聲音的機會。
總書記在第九次作代會上指出: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廣東文學要鑄造高峰、引領風尚,一定要順應這種運脈,抓住這個風口,才能在未來的創新發展中,不愧其改革開放時期的先鋒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