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甘應鑫|含在嘴里的鹽
更新時間:2022-02-17 作者:甘應鑫來源:深圳特區報
《我在今生里走走停?!肥窃娙岁惔笞粜陆霭娴脑娂?,收錄詩歌139首,是他駐村扶貧的沉思之作,讀過感覺芒刺在背。
“他的詩風勁健而又孤獨,因為勁健,所以抒情表意擲地有聲;因為孤獨,所以思考便能獨辟蹊徑?!保ㄗT為宜)他在這部詩集里,陽和啟蟄出“俊逸、赤誠”的現實主義風格,擠壓糅合出擔當、憂患、批判的審美意象,向著生命深處驅進。
在八桂大地上,陳大佐游走萬水千山,扎根瑤族“非遺”傳承,把創作鑲在鄉村振興的歷史脈絡之中,把滿天星辰淬煉成一首首充滿激情與智性的詩歌,“把年輕的異鄉/緊緊地攥成家鄉/一粒粒滄桑的淚水”,低沉從容地狂流紙上。
在詩集第二輯“家鄉味道”中,他關注民生疾苦、關懷生命柔弱,先后聚焦扶貧干部、留守婦孺、殘障人士、拾荒者、搬遷戶……從一條羊腸小道的嬗變歷程,一處深山瑤寨的危房改造……投射出鄉村振興的時代影像,重現鄉民鮮活的生存狀態,重覓鄉村振興的致富途徑,探究父輩歷經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風霜而本色依舊的風骨和奧義。
喜怒憂樂都入詩,窮達進退皆從容?!八械目昭▉盹L/源于山水之外/山有長形,水無常態/冷暖和真相都在七步之內。”2015年底,陳大佐被派往國家級貧困縣——大化瑤族自治縣共和鄉弄樂村,肩負精準識別使命。這次駐村對他來說,既是工作德業兼修的新起點,也是創作成器而動的轉折點。
千山萬水都入夢,詩情畫意皆從容?!拔以谝幻恫萑~上歇息/睡得像一粒冬眠的種子”,詩集中多為短詩,短詩是詩歌創作基本功的試金石。這些經得起推敲的短詩,或寫山水田園、或寫市井百態、或寫聚散離合,奔放、隨性、從容,有著造福蒼生的悲憫之心,有著超脫的生活態度和志趣追求。他在“鋪滿陽光味道”的路上捕捉靈感,敏銳地感知到詩意的觸發點,毫不猶豫地逮住“家鄉春夏那些/燒人心肺的蝴蝶”,然后“把神話一步一景織進每一雙眼睛”,像吃核桃一樣慢慢砸開,釋放眼目蘊藏的慈悲。在敘說方式上,他側面繞行,不蔓不枝、不燥不急地營造意境,匯溢出豐裕的詩意,使得短詩風馳電掣出短跑般的力量。
比起短詩創作的劍膽琴心,長詩創作講究收放自如,更需寬闊視野的覺悟力、嫻熟結構的布控力。詩集中唯一的長詩《王天神》語言淺近質樸,情感淡中見濃,節奏張弛有度,如湯沃雪,多維度地訴說瑤鄉干群同心,在夾縫中涅槃更生的堅韌,以及民間信仰的圖景。
在《王天神》里,陳大佐敲開深山赤貧戶家門,淋漓盡致地書寫他人,又內斂自省,不斷調校自我與他人的關系,自我與世界的關聯,他巧妙撐起敘事的“瑤族吊樓”,夯實、懸空、層疊,有貫穿之感,有建筑之美,又以暖色調詞語測繪出“由敘事抵達抒情”的路徑。他沉潛向內,別出機杼,對敘述對象始終懷有深情,對人性、神性的精神信念深懷敬意,有此種萬物皆有靈的情愫,冥冥中,似乎有了不為人知的憂愁,似乎“面向慈悲/每一次心跳都是磕長頭”,似乎“泥土溫暖的懷抱里/有數不清的眼睛在窺探”,似乎這就是他俠骨柔腸的寫照。
感物與運思,敘事與抒情,繁復與從容,造就了陳大佐詩歌的“瞬間結晶之美”。閱讀《我在今生里走走停?!防镞吥切┕怅幆B韻,讓我們感觸到時間的存在,感受到從容的真情和獨立的人格,感悟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的境界。
“我不是寫詩,我只做大自然詩意的搬運工?!标惔笞粽f,在扶貧工作中,詩歌“內卷”利弊并存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在特定的時間與空間范疇中,無論寫景或寫人,真正的詩人敢于直面現實珍惜當下,敢于直面未來無懼拐點。他一面批判生活的荒謬,一面勤勤懇懇地入世,他不僅是開竅的搬運工,也是晚熟的擺渡人,他以詩作舟,在鄉村與城市、世俗與風雅、深邃與高尚的時空里面“渡人自渡”;他以“詩之真”,乘風破浪、撫慰心靈,詠嘆“你,是我/含在命里的鹽”,彰顯“詩情貴真、詩藝貴巧”的美好品質與磅礴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