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在廣東省作家協會成立70周年座談會上的致辭
更新時間:2023-10-19 來源:廣東作家網
在廣東省作家協會成立70周年座談會上的致辭
(2023年5月23日)
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 張培忠
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全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濃厚氛圍里,我們歡聚一堂,回顧廣東省作家協會和全省文學事業70年不平凡的歷程,重溫初心使命,展望美好未來,不禁心潮澎湃,倍感精神振奮。特別令人感動的是,5月19日下午,省委書記黃坤明同志在建文常委、曉強常委的陪同下專程到省文聯、省作協調研,代表省委、省政府向省作協成立70周年表示祝賀,與老中青三代作家代表深入交流,勉勵大家更好反映時代、謳歌人民,希望大家繼承光榮傳統,推動廣東文學蓬勃向上、欣欣向榮。今天,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張宏森同志專程到會祝賀,并將發表講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建文同志將代表省委講話。這充分體現了坤明書記和宏森書記,中國作協、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傳部對省作協工作和全省文學事業的高度重視,對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的殷切期望。我謹代表廣東省作家協會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作協工作和廣東文學事業發展的中國作家協會、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傳部、省委組織部、省直有關部門以及社會各界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向出席座談會的各位領導、各位作家、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向全省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以及曾在省市縣各級作協組織努力工作辛勤奉獻的老領導老作家老同志表示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1953年5月23日,廣東省作家協會的前身——廣州作家協會(當時包含廣東、廣西、香港、澳門等)正式成立。從誕生之日起,廣東省作家協會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團結引領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積極投身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熱情謳歌新時代、紀錄新征程,走過了70年光榮與夢想的奮斗歷程,書寫了廣東文學事業的嶄新篇章。社會主義改造時期,建立文學組織,培養文學人才,創作文學作品,開創了新中國成立后廣東文學的第一個豐收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大批作家奔赴工廠、農村生產第一線,創作出一批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迎來了新中國成立后廣東文學的第二個豐收期。1977年至世紀之交,廣東文學出現思想解放、創作活躍的嶄新景象,作家們熱情關注現實生活的深刻變化和飛速發展,創作更加豐富和多元,“傷痕文學”“打工文學”領潮爭先,“改革文學”“都市文學”備受關注,“歷史小說”“報告文學”佳作迭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近年來,省作協先后實施廣東文學攀登高峰戰略、廣東文學“異軍突起”戰略,積極推進“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按照堅定一條道路、突出兩項任務、打造三支隊伍、推進四項改革的新時代文學發展方略,多措并舉,守正創新,促進作協工作和文學事業全面繁榮,努力塑造與經濟實力相匹配的文學優勢,成就了廣東文學異軍突起、繁榮發展的第三個豐收期。尤為令人感念的是,1979年7月12日,在習仲勛老書記的大力支持下,省作協正式成立廣東文學院,在全國最早建立專業作家體制,為文學事業的持續發展趟出了一條新路。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廣東省作家協會成立之初僅有會員34人,發展到目前,全省共有中國作協會員686人,省作協會員4334人,市縣作協、省級各分會、網絡作協及小作協會員超過1.5萬人,網絡創作者達20多萬人。70年來,涌現出歐陽山、秦牧、陳殘云、蕭殷、吳有恒、杜埃、黃秋耘、黃谷柳、梁信、金敬邁、張永枚、黃慶云、陳國凱、劉斯奮、呂雷、岑桑、章以武、黃偉宗等文學名家和一大批優秀作家,創作推出了一大批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歐陽山的《三家巷》成為新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劉斯奮的《白門柳》榮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楊黎光的報告文學連續三屆獲得魯迅文學獎,構筑起南粵大地的精神高地和文學版圖。可以說,這是全省文學界堅持黨的文藝路線、方針、政策,把黨的主張轉化為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自覺追求和實際行動的70年,是省作協和各團體會員堅守文學理想、光大文學價值、奮力推進廣東文學事業繁榮發展的70年。廣東省作家協會成立70年取得的顯著成就昭示我們:加強和改善黨對文學工作的領導,是文學事業繁榮發展的根本保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做好作協工作和文學工作的根本立場;堅持“做人的工作”,是作協組織的核心任務;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增強文學事業發展活力的重要法寶。這些經驗彌足珍貴,必須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文學事業是一場永不停歇的接力跑,每代人都應該跑好屬于自己的那一棒,在新起點上奮力開創文學工作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文化興則國家興,文化強則民族強。當代中國,江山壯麗,人民豪邁,前程遠大。時代為我國文藝繁榮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臺。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廣大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重任在肩、大有作為。”最近,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并發表重要講話,賦予廣東新的使命任務。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一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為我省文學事業繁榮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作協和全省文學界要立足新時代新征程,把握新使命新任務,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進一步學思踐悟,強化信念;要用全球的視野重新認識和深刻把握我們腳下這一片熟悉的熱土,進一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要用文學的方式生動書寫和獨特呈現粵港澳大灣區波瀾壯闊的改革實踐,進一步促進創作、打造精品;要用系統的觀念全面梳理和全新建構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學話語和敘事體系,進一步賦能文學,提升價值;要用創新的思維繼續拓展和不斷強化作協的組織優勢和工作職能,進一步服務發展、服務作家;以新擔當新作為不斷開拓廣東文學新局面。
“采九州之精華,納四海之新風”。新時代的萬千氣象描摹恢宏畫卷,新征程的非凡實踐譜寫偉大史詩。全省文學界一定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心懷“國之大者”,錨定發展定位,主動認領、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新使命新任務,踔厲奮進、勇毅前行,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加壯麗的文學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