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黃健珍 | 情牽紅樹林,心系鄉(xiāng)村振興
——讀陳華清長篇小說《鷺舞紅樹林》
更新時間:2024-01-08 作者:黃健珍來源:廣東作家網
《鷺舞紅樹林》是作家陳華清情牽紅樹林、心系鄉(xiāng)村振興的一部力作。講述了白鷺島祖孫幾代人守護紅樹林、發(fā)展海島的感人故事,弘揚了紅樹林精神,在人們心中種下了保護紅樹林、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種子。本書故事性、藝術性、知識性、本土性、趣味性完美結合,精彩紛呈,引人入勝。
一、順應時代洪流,響應國家號召,建設美麗鄉(xiāng)村,文學賦能鄉(xiāng)村振興,體現(xiàn)作家擔當作為
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保護區(qū)作為中國現(xiàn)存紅樹林最大的自然保護區(qū),在控制海岸侵蝕、保護水土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國家、省、市均已將紅樹林保護修復列入專項行動計劃,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現(xiàn)在,國家搞鄉(xiāng)村振興,提倡生態(tài)文明建設,海洋生態(tài)文明是生態(tài)文明的組成部分。湛江市政府提出打造“紅樹林之城”的口號,在財政上也大力扶持、推動紅樹林保護和修復工作。202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湛江金牛島紅樹林片區(qū)考察。他強調,紅樹林是“國寶”,要像愛護眼睛一樣守護好,要堅持綠色發(fā)展,一代接著一代干,久久為功,建設美麗中國,為保護好地球村做出中國貢獻。
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湛江本土作家陳華清創(chuàng)作了《鷺舞紅樹林》這部反映生態(tài)文明的文學作品,用行動詮釋了作家的職責擔當。文學作品不是花拳繡腿,不是只拿來欣賞的,重要的是要服務社會,具有社會價值。《鷺舞紅樹林》就是一部扎根于現(xiàn)實生活的土壤、緊跟時代步伐、推動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tài)文明的文學作品,十分接地氣。
《鷺舞紅樹林》講述祖孫幾代人守護紅樹林的故事,非常感人。所有的故事都是圍繞紅樹林而展開,陳民安從逃離到回歸白鷺島,島東村與島西村從糾葛到合作,陳、巫兩家從結怨到和解,陳濤濤對爸爸、爺爺、外公等人從疑惑到所有的謎底揭開,都寫得淋漓盡致,跌宕起伏,在悲喜交織的氛圍中,將紅樹林精神發(fā)揚光大,在人們心中種下了保護紅樹林、保護生態(tài)的種子,使作品具有感染力、號召力和生命力。? ?
二、以少年的視角,巧妙設置懸念,環(huán)環(huán)相扣,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
小說開篇就從陳濤濤的角度設置了很多像謎一樣的問題:爸爸媽媽為什么不回家鄉(xiāng)白鷺島?11歲那年,爸爸為什么突然讓他回白鷺島?爸爸為什么要讓他接近爺爺,又不能讓爺爺和其他人知道他是陳民安的兒子?陳濤濤好想解開謎底,懷著好奇心回到了泰伯的家。
在泰伯家,陳濤濤認識了海燕、海鷗、海花三姐妹,跟著陳家三姐妹走進了奇妙的紅樹林世界,從側面了解到爺爺對紅樹林的愛護,還認識了陳佑仔。陳佑仔的出現(xiàn),為后面寫陳濤濤去島西村遇到臟老頭埋下伏筆。
陳濤濤想方設法打聽爺爺?shù)那闆r,引起了海燕姐的懷疑,又為后面寫陳濤濤為了不暴露身份,親自去找爺爺做鋪墊。在船屋,陳濤濤遇到怪老頭,怪老頭盯著陳濤濤看,并問了很多問題,引起了濤濤的疑惑:這個怪老頭是誰?這是陳濤濤來到白鷺島后的第一個謎。后來濤濤跟海燕姐去送食物給爺爺時,終于知道怪老頭就是自己的親爺爺。
爺爺和爸爸都強烈反對陳濤濤去島西村,這更激起了濤濤的好奇心。于是,陳濤濤就和陳佑仔偷偷來到了島西村,遇到了臟老頭。臟老頭用怪異的眼神盯著濤濤,并追著濤濤問了很多問題,說起“陳民安”這個名字時,反應很激烈。陳濤濤腦海里不禁又生出了一些問題:這個臟老頭是誰?爸爸當年到底做了哪些事?后來從爺爺那里知道了陳、巫兩家的積怨和爸爸不回白鷺島的原因。跟爸爸到島西村去探望外公外婆時,才知道臟老頭就是自己的外公。
小說不斷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每一個問題的提出,都如把一塊石頭扔進湖里,濺起千層浪,使得故事情節(jié)不斷推進。等到一些問題水落石出后,新的疑惑又誕生,環(huán)環(huán)相扣,最后所有謎底都解開。這樣,一個問題引發(fā)出另一個問題,大故事又套著小故事,層層鋪墊,互相呼應,體現(xiàn)出作家高超的藝術構思。
三、語言生動有趣,融入科普知識,像一本科普教科書,但沒有教科書的枯燥無味
本書用詞精準,語句優(yōu)美,生動活潑,富有情趣。故事娓娓道來,感覺如聽一曲優(yōu)美的樂章,賞心悅目,牽引著我們去看一幅幅優(yōu)美的生態(tài)畫卷,傾聽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認識一個個獨具個性的人物。
不必說講述祖孫幾代保護紅樹林的感人故事,也不必說鷺舞紅樹林的優(yōu)美圖畫,單是那勾勒出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就足以見證作家陳華清語言文字的深厚功力。陳濤濤的聰明可愛,海燕姐的懂事乖巧,陳海鷗的古靈精怪,爺爺?shù)臒o私正直,無不活靈活現(xiàn)。
至于科普方面,一點都不刻板,生動有趣,寓教于樂。陳濤濤在這個假期里看到了大海,欣賞到海上的日出日落,知道了潮漲潮落,見識了超強臺風,了解了紅樹林相關的知識和在紅樹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許多生物。樹會“生孩子”,螃蟹會“招潮”,白鷺會“跳舞”,黑鷺有著“琵琶臉”。這些都是陳濤濤以往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十分新奇。
陳濤濤在白鷺島的生活豐富多彩。坐上被稱為“鐵牛”的拖拉機,騎海泥橇,育紅樹苗,抓跳跳魚,捉招潮蟹,吃海鮮大餐,品海鮮月餅,嘗“食得又玩得”的豬籠餅,飲藻類飲品,拜月娘,看浮針。這些有趣的生活,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并從中領略到這里獨特的地方民俗和海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