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新時代女性“她力量”的網絡書寫 ——風曉櫻寒《逆行的不等式》研討會專家發言摘錄
更新時間:2024-01-16 來源:廣東文壇
11月7日,由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廣東省作家協會主辦的風曉櫻寒《逆行的不等式》作品研討會在線上召開。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廣東省作協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陳昆,黃發有、晏杰雄、周興杰、陳立群、吉云飛、邱振剛、翟羽佳、溫德朝、賈國梁、高寒凝、張凌嵐、微蔭、淡櫻、六井冰、周西籬等專家、評論家、平臺編輯、網絡作家和讀者30余人參加。研討會由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副主任朱鋼主持。
專家發言摘錄如下。
何弘(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主任):近來,我們研討了多位女性作者的作品,無論是作者還是讀者數量,女性寫作在網絡文學中都占有很大比重,在反映網絡文學全貌上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這是我們選擇風曉櫻寒這部作品來研討的一個重要理由。《逆行的不等式》這部作品在主題上體現出我們對女性寫作的方向引導。當下的網絡文學女性寫作、特別是言情寫作,雖然有著豐富的存量,但也存在情感書寫脫離生活實際等問題。如何表現當代女性生存現狀,通過女性生活和情感書寫反映時代圖景,是當前網絡文學寫作需要特別關注的問題。網絡文學女性寫作往往從言情作品入手,如何在此基礎上實現超越和超脫,使作品更好地融入時代、反映時代,《逆行的不等式》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本。風曉櫻寒將創作放在“排爆專家”“中醫醫生”兩個特殊行業背景下,書寫主角們平衡事業擔當和情感天性的探索努力,刻畫當代青年男女之間成熟包容、勢均力敵的良性情感關系,這種嘗試對于提高女性網絡文學創作水平、推動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和推動作用。
陳昆(廣東省作協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風曉櫻寒是廣東省網絡作家協會副秘書長,廣東網絡文學“90后”代表作家之一。自2008年在晉江文學城創作游戲言情小說以來,十幾年的創作旅程見證了她的成長、成熟和轉型,從虛擬題材落腳到現實生活的創作,寫作的境界也逐漸從狹小、單一,提升到開闊、多維。她于202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入選廣東青年文學粵軍創作扶持計劃暨青年作家“名家導師制”扶持項目(第二批),已出版《你給的甜》等16部作品,是廣東省出版作品數量最多的網絡作家之一;多篇小說輸出海外港澳臺,改編廣播劇、有聲小說等。《逆行的不等式》是一部平凡而光榮的基層年輕工作者贊歌,作者用細膩的文筆描繪了深度的情感交流和內心的掙扎,展現了言情小說的情感深度。作品塑造了一批新時代女性角色。她們在面對愛情、友情、親情等情感時,不再作為情感的受體,而是具有強烈的獨立自主意識,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感受,理性地分析和處理,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去解決問題,用心去經營和維護各種情感關系,展現了新時代女性溫柔而堅強的“她力量”。
黃發有(山東大學教授):這部作品在類型與文體方面都具有復合性,綜合了行業文、技術流與言情文的特征。作品的人物塑造較為成功,年輕的中醫封靜和排爆員秦崢性格鮮明,次要人物麥穎詩也寫得立體而靈動。值得肯定的是,作品沒有停留于靜態的描述,而是表現了主人公性格形成的動態過程。男女主人公在澄清誤會的過程中,作品的敘事層層剝筍,解開懸念,呈現了男女主人公不同的側面。作品敘事緊湊,情節跌宕起伏,善于以不同形式的沖突推動敘事進程。在敘事結構上充滿張力,封靜溫和而堅韌,秦崢剛猛而細膩,兩人相生相克。男女主人公在攻克疑難雜癥和拆彈排爆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彼此的了解,他們的心智也逐漸走向成熟,事業和愛情都在考驗中成長。善用巧合能夠壓縮故事的時空,營造緊張氣氛,使情節扣人心弦,增強作品的戲劇性和趣味性,但巧合太多會使情節顯得離奇,不符合敘事邏輯與社會現實,也會讓讀者懷疑故事的真實性。另外,作品敘事的推進速度較快,敘事節奏缺乏變化,如果敘事能有更從容的過渡和鋪墊,張弛有致,作品的藝術感可能會更為飽滿。
晏杰雄(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真正使這部作品與眾不同的,是它的題材設定。風曉櫻寒切實地展開了職業設定背后的廣闊生活,在言情敘事的“小套路”之外,撐開心系天下的“大格局”。主角二人的職業分別是中醫與排爆警察,他們奮斗在各自的崗位發光發熱。如小說題目“逆行”所言,他們都是逆行者,迎難而上,互相扶持,攜手成長。維和醫生封靜創新了中醫急救技術,攻克一個又一個的難題,支援鄉村醫療建設,利用網絡推廣普及中醫藥文化知識;排爆警察秦崢則刻苦鉆研排爆技術,戰斗在一線,從恐怖分子的手下救出人民群眾。通過將職業設定轉化為現實向情節,封靜與秦崢個人的人生選擇皆與社會狀況勾連起來,個體敘事與更大的時代故事結合在一起,在言“情”之外也言出了“大愛”。小說將排爆警察這一職業身份所暗含的秩序與正義感與男主角秦崢的個人魅力疊加起來,含混地融入“嗑CP”的爽點里。當然,含混狀態的未完成性,暗示了這種嘗試應該是一個更為漫長的過程,就將期待留給未來。
周興杰(貴州財經大學教授):角度出新,敘寫了兩位逆行者經歷命運交錯之后的雙向奔赴。男女主人公,一個是排爆員,總是在人們的生命受到炸彈威脅時挺身而出;一位是中醫醫師,總是當人們的生命受到疾病威脅時迎難而上。小說意圖以小見大,通過展現青年中醫和排爆員的成長道路和情感經歷,折射出近二十年來我國中醫藥發展和排爆技術隊伍建設的輝煌歷程,詮釋新時代基層人員風采,應該說立意高遠。但小說的主要精力仍然是放在寫活人物、寫實生活、寫好故事上,這就給崇高的主題表達奠定了堅實的情感基礎,使主題更為可感、可信,值得肯定。
吉云飛(中山大學助理教授):如何兼具爽感和現實感,是現實題材網絡文學進一步發展面臨的一個挑戰。風曉櫻寒的《逆行的不等式》的重要特點是在以網絡文學的眼光去觀察現實,也以網絡文學的套路去型塑現實,而不是仍單純以寫實主義來組織生活,這應當成為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的一種普遍自覺。小說以破鏡重圓作為核心爽點和關鍵結構,將維和醫生封靜與排爆警察秦崢的人生扭結在一起,讓文本有不錯的可讀性;同時以行業文的方式來重點關照醫生和警察這兩類職業,并透過這兩種最具公共性的職業在日常生活中觸碰時代命題。比較可惜的是,雖然已經能看到作者在細節處的用力,但是許多時候描摹仍欠缺質感,還需要加強寫實的功力。
陳立群(華南師范大學副教授):《逆行的不等式》以職業工作與職業知識為題材的書寫類型,對豐富網絡小說的內容和書寫模式起到了良好作用,其專業領域開啟了新的社會空間,使小說的世界更為多元化。作品中的專業知識的書寫與人物形象的塑造、男女主角情感的演進、故事情節的推動等等,也能比較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既落實了男女主角“逆行”的高大形象,又弱化了情節與情感的套路,強化了情節的吸引力,并使男女主角的情感互動與愛情進程更加富于張力。不過,作品的現實性和生活化還有需要加強的地方。男女主角的情感發展的邏輯脈絡的編織還比較粗疏,不夠妥貼。
邱振剛(中國藝術報副刊部主任):《逆行的不等式》是一部很難用主旋律作品或者類型文學來定義的作品。就故事框架而言,《逆行的不等式》還是以秦崢和封靜兩人的愛情故事為主線,符合言情小說的構造特征,但它并不是像典型的主旋律作品一樣,是獲得思想的啟迪、精神的震撼,而是作品中不時出現的類型化內容,如令人緊張萬分的爆炸物拆除過程、一波三折的誤解消除過程,以及撒狗糧式的體現主人公之間溫情互動的各種細節。由此來看,這部作品在主旋律題材和類型化文學元素之間的糅合上,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實現了深層次的交融互滲,為主旋律寫作和類型化寫作都提供了優秀的樣本。
翟羽佳(山東理工大學副教授):《逆行的不等式》聚焦非遺瑰寶之一的中醫文化,作者在行文中細致呈現了身為醫者的女主角封靜在從醫路上的滿程風雨和銳意堅守,在詩意的描繪中鋪展出了非遺傳承的新畫卷。小說細致地描繪了中醫技藝的各種細節,巧妙地將中醫麻醉技術植入去除患者體內隨時會爆炸的雷管的緊張情景之中,以及女主運用精湛神奇的針灸技術,僅需兩針就為倒在路邊失血嚴重的排爆員止住了血的橋段。同時作品涉及諸多中醫經典理論和中草藥方劑,如“四物湯”“當歸補血湯”等,這些元素的加入不僅豐厚了小說的文化內涵,也讓讀者把對中醫文化的隔岸遠觀,化為對這項非遺的身臨其境審美體驗,在對作品情感表達的理解中,構筑虛擬與現實聯動的生活美學。
溫德朝(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逆行的不等式》為讀者奉獻了一個主動型人物封靜。她的主體情感非常強烈,能夠按照自己的主觀意志去行動,比較符合“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的審美理想。封靜突破了傳統情愛故事中女性被動接受的角色設置模式,主動追求美好愛情,堅持用女性特有的柔情和溫暖,去喚醒男主角秦崢因家庭變故而封閉的內心世界。主體情感的一體兩面追求,構成了事業與愛情兩條并行不悖的線索,貫穿小說情節始終。主體情感張揚也讓人物個性更加鮮明,在敘事上充當了有目標和計劃的行動元角色,有力地串聯起了故事單元,推動故事情節穩步向前發展。
賈國梁(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助理研究員):這部小說的戀愛模式,實際上是過去“十七年文學”當中“革命+戀愛”模式的一個翻版。這就是這部小說的“不變”。這部小說的“變”,是在同類小說、也就是現實題材網絡小說的范疇內講的。相對于宏大敘事的現實題材作品,《逆行的不等式》在寫作對象的選取上有所改變,從瞄準大城市、大時代、成功人物的書寫傳統當中抽身而出,用情用心書寫小城鎮,書寫失敗的小人物身上動蕩的小歷史。這是一次對于現實題材網文書寫傳統的勇敢“逆行”。小說細膩地展示出了小城鎮的人倫關系、風俗習慣以及小城居民特定的夢想與心思。在此意義上,這種“逆行”的書寫是值得肯定的。
高寒凝(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這是一部非常典型的帶有特定職業背景的言情小說。小說主題鮮明,故事主線清晰明朗。只用一個核心事件,即十年前害死男主人公父親的醫鬧案為主要線索,串聯起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破裂與破鏡重圓,惡人的奸計得逞與罪有應得。揭示最終真相的關鍵證據,也有藏有露地在小說的各個階段依次呈現,最終緩緩收束在一處,結構十分緊湊。作者在塑造這個人物的時候,也非常刻意地只在小說最后十分之一的部分安排她短暫出場,其余時間都只是間接提到,筆法非常輕盈克制,是很聰明的安排。
余俊杰(青年評論家):該作外在框架是女頻視角普遍意義上的言情故事,但是內核深邃,刻畫了基層專業技術人員在崗位上盡心盡力為人民服務的群像,歌頌了年輕人為實現崇高理想,甘于奉獻、勇于犧牲、努力創新的時代精神。本書比較吸引人的一點是當下大熱的傳統文化傳承自覺意識。盡管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在描寫傳統中醫診治的流程,但是讓人絲毫不覺枯燥,反而對中華傳統文化技術之一的中醫勾起了強烈的好奇心和傳統文化自豪感。這種駕馭文本的感覺體現了作者日常的學養積累。
張鵬禹(青年評論家):《逆行的不等式》是一部優秀的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小說聚焦當下社會生活熱點,將維和醫生封靜與排爆警察秦崢作為主要人物進行塑造,呈現出鮮明的現實性與網感。作為一部行業文,小說的特點之一是題材的獨家性和獨特性。作者通過密織情節故事,將普通讀者不熟悉的維和醫生與排爆警察這兩個職業進行了充分展現,寫出了男女主人公在面臨生死考驗時的使命擔當,充分解讀了“逆行”這一新時代青年的精神密碼。
劉江偉(青年評論家):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創作是一個熱點,也是一個難點。如何區別于嚴肅文學的現實書寫,如何以網感十足的網文手法來觀照現實,如何把宏大的主旋律題材、把宏闊的時代精神講得有趣誘人?《逆行的不等式》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探索。小說以破鏡重圓作為貫穿作品的主線,將維和醫生封靜與排爆警察秦崢的人生扭結在一起,草蛇灰線,探賾抉微,使作品一直踩在讀者的爽感上,讓讀者始終跟著作家的節奏走向故事的終端。小說以小見大,從個體見聞洞見時代風云,通過展現一對具有非凡職業經歷的戀人,折射出我國中醫藥在海外的傳承發展和排爆技術隊伍建設的輝煌歷程,展現了新時代基層人員的精神風貌。
劉鵬波(青年評論家):風曉櫻寒從傳統中醫文化中找到靈感,擴展了言情小說的現實視野——主人公封靜將自己學到的中醫知識應用在海外維和醫療工作上,還在基層鄉村中積極參與中醫推廣、中藥藥方和病房建設,借助新媒體和網絡傳播中醫文化,發揚光大這一中華國粹,可以說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詮釋。不該忘記的是,風曉櫻寒并沒有因為行業文的類型加入,放棄自己擅長的言情書寫,在呈現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曲折戀情時,依舊文筆細膩、溫馨動人。總之,《逆行的不等式》為主旋律寫作和類型化寫作都提供了一份優秀的樣本,值得參考借鑒。?
只恒文(中國青年報社高級記者):風曉櫻寒的《逆行的不等式》,是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2022年度)網絡小說榜的10部上榜作品之一。這部小說,作者在講述排爆專家秦崢和中醫封靜久別重逢的故事時,突破原有網文“散”的局限,故事的展開和矛盾沖突,更為自然、巧妙;對性格與心靈的展現,更加注重人物的精神世界;特定情境下的抒情色彩,也更具想象力與詩化美,這是風曉櫻寒《逆行的不等式》寫作新的亮點和變化,悅人心目。作品寫作的突破和轉向,需要有一定的閱歷積累與生活觀察,更考驗創作者的哲學和審美思考。
虞婧(青年評論家):作者以真誠的筆觸刻畫了一批堅守初心、為人民服務的基層工作人員,他們也正是千千萬萬基層工作者的縮影。這種“幕后英雄”的敘事,講述的正是平凡人的故事,讓讀者有了較強的代入感,同時召喚了讀者內心的熱血情懷,正能量滿滿。此外,由小說女主職業帶出的中醫文化元素,增強了小說的可讀性和文化底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給予了網絡文學豐沃的土壤,網絡文學又能以群眾喜聞樂見、接地氣的方式傳播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一點建議,“醫生+警察”的CP設定在網絡小說乃至影視劇中都已經非常常見,若要人物不流于俗,不妨再突破一下人物的設定,避免進入套路化的風險。
徐亮紅(安徽大學在讀博士):這部小說在晉江的標簽為言情小說。實際上,小說以男女主人公的感情變化為線索,打開了社會的一扇窗戶,具有現實品格。首先,小說反映了當下社會的一些常見問題。如醫鬧、逼婚、演藝娛樂圈的生態、排爆警察和醫生的工作日常。其次,小說文筆細膩,細節較好。男女主角的日常對話、封靜父母說話、封靜與好友麥穎詩的對話,俱符合人物的年齡和性格。文筆流暢,用詞講究,如描繪男主角初吻時的心情“像是廣袤的蒼穹升起了數百顆煙花,在黑夜里齊齊綻放”。細節扎實,描述的日常生活場景充滿了煙火氣,如吃的菜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
張凌嵐(南開大學在讀碩士生):從總體的類型而言,《逆行的不等式》看似是都市言情小說中常見的“破鏡重圓”文,卻又在常規中寓含非常規,正是對于傳統“破鏡重圓”文的反套路,讓《逆行的不等式》有了突出重圍的品質。值得注意的是,女主封靜和母親之間為了婚戀問題的拉鋸,作者在這一普遍的社會問題上難能可貴的選擇了和解的姿態,這是在這一類小說中非常罕見的,女主母親的許多行為可以稱得上奇葩,決絕揮別是處理此類人物的慣常套路。而作者風曉櫻寒的這一選擇卻非常貼合女主封靜的職業狀態和生活姿態,作為中醫從業者的封靜由此在生活、職業和感情三個維度,完成了人設的一致,也完成了本書主旋律的圓滿環扣。
淡櫻(網絡作家):這部小說充滿了對時代精神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它并沒有將生活理想化或浪漫化,主角也不是完美的,而是真實地反映了現代人在面對各種壓力和挑戰時的掙扎和追求。秦崢和封靜作為主角,他們都是平凡的人物,有的只是對生活和工作的熱愛和對未來的信心,但他們卻不約而同作出了相同的選擇,成為了這個時代的逆行者。而“逆行者”,正是這本小說突出的主題。無論是封靜的堅韌不拔,還是秦崢的責任感和對愛的執著,都體現了現代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理想的追求。這部作品讓我們看到了平凡人物在面對困難時的堅韌和不屈以及他們對生活和工作的熱愛和對未來的信心,這種主題思想對于現代社會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六井冰(網絡作家):《逆行的不等式》講述了排爆專家和中醫之間的故事,展現了現代都市人的職場生活和情感糾葛,同時深入探討了中醫文化和排爆員這兩個相對小眾的職業。此外,作品還展現了基層工作者和黨員的縮影。文中的醫生、護士以及基層工作者和黨員用樸實的行動書寫著基層人員一心為民的初心與使命。他們用汗水守護著我們,他們不是人們視野中的“主角”,卻始終默默堅守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替我們負重前行。這部作品從日常生活的角度切入,靠近生活,貼近大眾,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微蔭(晉江文學城現代組責任編輯):《逆行的不等式》于2022年4月10日開始在晉江文學城都市頻道連載,2022年7月20日完結,全文共計26萬余字,目前作品完結評分9.1,是晉江文學城奮斗之章年度主題征文傳承之章的獲獎作品。作為一部現實題材作品,故事內容不僅展現了愛情的美好,更表現出了青年應有的擔當,與當下時代精神共振共鳴,深受讀者好評,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反響,也因此獲得了多項獎項認可。入選 2022年度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重點作品扶持項目、2022年度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榮獲第二屆中國襄陽·峴山網絡文學獎最佳現實主義題材獎、第四屆遼寧網絡文學“金桅桿”獎優秀作品獎、2022年“最江南”主題網絡文學作品征文大賽優秀獎。
風曉櫻寒(《逆行的不等式》作者):中國五千年燦爛的歷史文化是網絡文學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我希望通過文字,向讀者傳遞這種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同時,現實生活也是文學創作的肥沃土壤。我希望通過我的故事,讓讀者感受到這種文化的魅力和力量。這部作品的主角是普通人,他們都是新時代“逆行者”的縮影。雖然我盡力描繪了角色和他們的職業,但我知道仍有一些地方可以進一步拓展和細化。在下一部的作品《初夏的函數式》中,我將進一步完善設定,更加深入地探索角色的內心世界。
朱鋼(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副主任):《逆行的不等式》以封靜與秦崢的愛情為基本線索,立足現代都市言情小說的情感支點,對類型化小說進行了突圍性的敘述。小說聚合或穿插諸多網絡文學敘述元素,以此拆分小說的固有類型敘述,進行融合性的重建。小說既有活潑的網感,又潛藏日常人生的秀麗。小說寫兩個人的情感生活,細密動人,與當代年輕人的真實生活產生親和、真誠的呼應。又經由這兩個人的行走,連接社會的眾多線路和層面,以龐大的圖景展現生活的遼闊與豐富。特殊職業帶來的陌生感與心路歷程的共情,讓小說有了陌生的熟悉之感。他們把高尚的職業觀化為生命的一部分,赤誠地奉獻智慧與勇敢,真心且無畏地傳遞大愛,在守護特殊人群中,顯現了年輕一代對社會的大情懷。(創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