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萬綠湖山上筆端 ——《東源作家文叢》總序
更新時間:2024-01-16 作者:陳俊年來源:廣東文壇
《東源作家文叢》,由河源市東源縣文聯和縣作協策劃、廣東旅游出版社出版;煌煌18卷,總字數300余萬;含小說3卷,詩歌5卷,散文10卷;除《“萬綠湖杯”全國小小說大賽獲獎作品集》外,其余17卷均為東源作家新近作品的個人專集。
編撰出版如此規模的“作家文叢”,對于一個縣來說,堪稱“大陣仗”、大工程,在河源市文學史上實屬首創。在廣東乃至全國也不為多見吧。
縣域發展,歷來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基本單元。我國現有1866個縣和縣級市,約占全國90%的國土面積,64%的人口,40%的GDP??h域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同理,縣域文化建設也無疑是中國文化建設的基礎。因此,祝賀《東源縣作家文叢》隆重出版的同時,序文擬對縣域文學發展的“東源現象”作些探討,梳理分析其成因與經驗,以求關注,提供參考。
談及東源文學現狀,當地文友常贊“縣里好重視”,歷數縣委書記、縣長和宣傳部長的系列舉措和細節,主要是針對“缺人缺錢”,盡力做到“有人主事,有錢辦事”:健全機構,充實編制,配強領導;保障日常辦公經費,重大活動單列撥款;重引導,做實事,多活動,如:共建省作協和縣作協創作基地,舉辦全國小小說大賽,連年出版東源作家作品,邀請名家授課傳經,文學活動進校園等??梢姡瑬|源文學勢頭好,關鍵是縣里措施務實,力促成效。
東源不算富裕,卻得天獨厚,“好山好水好地方”。山有“離天三尺三”的缺牙山,水是滋潤大灣區的萬綠湖??h齡也年輕,還未到“不惑”,但歷史底蘊深厚:史前恐龍蛋,秦軍屯墾地,蘇家圍……莫不是見證著東源的沿革與演進。古道北上通中原,東江南流向大海。純客世居,晴耕雨讀,勤儉禮樂,別樣風情。唱山歌,鬧花燈,舞火龍。春來艾粄家家愛,秋收板栗粒粒香。順天、仙塘、船塘、雙江、半江、駱湖、葉潭、漳溪、澗頭、藍口、錫場、上莞、康禾、義合、新港、燈塔、柳城、曾田、黃村、黃田、新回龍…….一連串美麗的山水鄉鎮,宛如動人詩眼,蘊含著純樸客家的自然魅力和人文生機。
人杰地靈,古成之嶺南首第,阮嘯仙首主審計,東縱黃田紅旗展,張其彬“兩彈”功臣……及至京九鐵路、粵贛高速、河惠莞高速及贛深高鐵、廣汕高鐵、杭廣高鐵等,縱橫穿越,風馳電掣,東源進入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區,以至國家級名片亮現紛呈:全國首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中國生態旅游大縣、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國家農業發展試驗區、中國優質飲水資源開發基地、全國科普示范縣、中國候鳥旅居小城、中華蜜蜂之鄉……這一切,對本土作家而言,東源是故鄉,鄉戀熾愛,鄉愁不解!故鄉對于作家的至關重要,一如紹興之于魯迅、湘西之于沈從文、白鹿原之于陳忠實、高密之于莫言。東源作家懷抱萬綠湖山,得天時地利,當大有可為。
東源縣作協成立于2015年6月,現有會員57名、理事10名,其中中國作協會員1名(燕茈),省作協會員15名,市作協會員32名。這支業余創作隊伍,以“80后”為主,是真正的民間寫手,多為傳統筆耕,更有網絡新秀。協會在船塘鎮、康禾鎮設立創作基地,并在新港鎮參與省小小說學會創作基地建設。組織交流培訓,深入調研采風,協會還承辦“河源粵東詩會”及連續兩屆的“萬綠湖杯”全國小小說大賽,主編東源文藝作品專版,每月在河源日報刊兩期、河源晚報刊一期,每年刊稿上百篇。東源作家作品,還常見于廣東及全國報刊,如《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南方都市報》《河南經濟報》《作品》《特區文學》《小說選刊》《小小說選刊》《散文》《美文》《飛天》《延河》《西南文學》等,并有多人榮獲諸多獎項。前不久,協會編輯出版會員作品合集《東源文萃·萬綠叢書》共三冊,總計近百萬字。會員個人專集,有燕茈散文集《花樹下的舊時光》、朱洛嬉長篇小說《左手愛情,右手創業》、朱旭東小說集《草稿》和詩集《淺嘗集》、李美英長篇小說《小河彎彎》、朱安娜《安娜詩集》、黃貴美詩集《涼薄的光陰》。由此可見,有組織、有園地、有恒心,就能出作品、出人才、成氣勢。促進縣域文學繁榮,東源的上述做法和經驗,可圈可點,可資借鑒。
正是這些條件和背景,編輯《東源作家文叢》,入選作者老中青,作品蠻有代表性,如八十高齡葉德林的《德林文集》,年富力強的中學教師尹育青的《風起青萍》,正在讀大二的后生哥李穎杰的《清澗集》。文叢的題材內容,可形象地概括為以萬綠湖為圓心,半徑無限擴大,逐夢以筆,生動記錄東源的歷史風云,深切感悟生活的甜酸苦辣。正如縣文聯主席包麗芳所言,文叢“講述的故事、描寫的景象、抒發的情感來源于作者對家鄉的熱愛,刻畫的人物形象在現實生活中或許有跡可循。 不管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寫作的本意都是以筆尖謳歌真善美、鞭撻假惡丑,懷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悲天憫人的文學情懷,書寫新時代山鄉巨變,追尋詩和遠方?!彪y得的是,文叢17部專著,皆出自業余作者之手。有位作者如此感嘆:下班回家,煮飯帶娃,待至夜深,伏案燈下,情思纏綿,筆隨心寫....因此,可以說,文叢都是他們的用心、用情、用力之作,是東源文學發展階段性的一次總結,也是整體實力的一場檢閱。
萬綠湖山上筆端,盡涌浪花滿山花?!懊恳欢浠ǎ加袗鬯拿鄯?。”——尹育青詩作如是說。?
愿東源百花更爛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