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王國華 |《街巷志:水隨誰睡碎》
更新時間:2024-08-21 來源:廣東作家網
書名:《街巷志:水隨誰睡碎》
作者:王國華
出版社:深圳出版社
ISBN: 978-7-5507-4029-7
出版時間:2024年8月
定價:58.00元
內容簡介:
深圳是一個濱海城市,也是一個隨處見水的城市。水是深圳的魂,是深圳的精髓?!吧钲凇边@兩個字本身就與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水的形態是什么?河、湖、海、井、瀑布、雨……與水有關的事物又有哪些?橋、傘、魚、船……
本書是作者王國華“街巷志”系列的第六部。與此前幾部不同的是,這本書全部圍繞著深圳的水展開來寫,內容涉及伶仃洋、茅洲河、大沙河、立新湖、恩上水庫、沙井的井、馬巒山的瀑布、永興橋等內容,共21篇文字,分為四個章節,最長者15000多字,最短三五百字。作者歷時五年,踏查深圳大小水系,與水對視、對話,從波浪和濤聲中打量深圳的另外一個切面,書中的水系各有特色又具互補性,從中可以管窺深圳生活的內核。
作者簡介:
王國華,河北阜城人,深圳市作協副主席。“城愁”散文的倡導者和書寫者。曾獲冰心散文獎、廣東省有為文學獎散文金獎、《芒種》雙年獎等。作品散見于《山花》《作家》《清明》《散文》等。已出版《街巷志:深圳體溫》《掌上花園》等二十余部。其代表作“街巷志”系列作品被深圳多所中小學推薦為寒暑假推薦書目。
本書序言:
我是深圳一滴水
二十多年前的某月某日,首次到南京,見到秦淮河,心里那個失望啊,這是我敬之畏之的秦淮河嗎?怎么這么窄,怎么這么淺?而且,連個波瀾都沒有。后來到了深圳,在西鄉河畔漫步,在大沙河畔拍照,在福田河畔發呆,再也不嫌它們小。它們比秦淮河小。這世界,沒有最小,只有更小,我也已經習慣了小。深圳給人的直覺就小,人講“大北京”“大上海”“大天津”,你聽誰說過“大深圳”?
它或許是被這一個個“小水”給帶小了。
但深圳的水多,“圳”者,田間水溝也。深圳即為“深水溝”。從另一角度考量,深圳并不小,其建成區規模全國排名第五,超過除廣州外的所有省會城市。這樣一個龐然都市里,有海,有灣,有湖,有河,有溪,有坑,有涌(讀作“沖”),有瀑布,有井,有雨,還有的小河溝直接被稱為“水”,唯獨沒有“江”。大江容易擠壓小水,泯滅了多種可能性。深圳想了想,不要它。
小水們一直在經歷滄海桑田,除自我變幻,更有人力所為。他們填埋了幾個湖,污染了一片海,給河水加上蓋兒,然后呢,又疏浚了幾條河,修建了水庫,治理了污染。各種形態的水們生了死,死了生。人類對大自然的改造,是某種意義上的必然。追求溫暖舒適乃基因本能,就像旱廁改馬桶,茅草房變成四合院,四合院改成樓房一樣。此即傳說中的“以人為本”。大自然亦需糾偏,不能原教旨。尊重之,相互妥協就好,沒必要見到改變就蹦高,深圳不就是“變”出來的嗎?水尤如是。填埋了湖,水也沒見少,打出一口井,水也沒見多。對于水來說,只是從一個盛裝器具跳槽到另一個器具?;蛩蚱虮?,它有的是應對辦法。
水落伶仃洋,成了大水。它在深圳旁邊,沒有加入,更像彼此觀照。
立于水邊,聽泠泠水聲。我看見魚蝦蛙鱉??匆娝?、蘆葦??匆娫撇屎蜆欠俊?匆娛湃サ挠H人和朋友??匆姵汕先f年的興衰。看見恐龍??匆姷鼗鹋c從天而降的隕石、冰川與原始細胞??匆娪钪娴暮诙?。看見微不足道又大而無形的自己??匆娚钥v即逝和永恒……
水遮蓋一切,又凸顯一切。
我是深圳一滴水,是宇宙中的一滴水。與億萬水滴疏離又交融。吾生于華北,長于東北,熟于深圳。影響我的深圳事物中,曰花,曰山,曰水。它們并無固定程式,一心要把人怎樣怎樣,而是浸染、熏蒸,一天天揉搓我,直至今日,仍在進行中。我寫這本書,無意于概念性的整體梳理,只把零星的、被揉搓到的痛感與快感記錄下來。有一滴痛觸到你,那是臺風掃到了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