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全國文學名家、影視大咖聚首羊城暢談新時代文學與中國電影融合發展
更新時間:2024-09-29 來源:廣東作家網
9月28日上午,新時代文學與中國電影融合發展高峰對話活動在廣州舉行。活動以“新時代文學與中國電影融合發展”為主題,設置“文學與影視的互持路徑”“智網時代的新影視文學語境”兩場圓桌論壇,集聚國內文學名家和影視大咖,通過深入的跨界對話,共同探討影視和文學融合發展的路徑,讓文學在光影中更好關照時代,走向未來。
中國作家協會社會聯絡部主任李曉東、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常務副主任宋智勤出席活動并致辭。茅盾文學獎得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花城文學院院長麥家,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影視產業促進與投資委員會會長夏潮,清華大學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鴻發表主題演講。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中國作家》雜志社主編、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程紹武,魯迅文學獎得主、廣東省作家協會文學部主任魏微,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得主、科幻作家陳楸帆及其他文學界、影視界名家參加對話。
李曉東致辭
李曉東在致辭中表示,在各種藝術形式中,文學與電影的聯系尤為密切,淵源尤為深厚。優秀的文學作品改編為電影,歷經歲月沉淀,更加顯得輝煌與厚重。在數字化、信息化大背景下,文學作品的多形態轉化已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近年來,中國作家協會不斷探索新模式,搭建新平臺,引入新資源,深挖文學的潛能和空間,為新時代文學“破圈”傳播、“跨界”生長進行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新時代文學必須融入現代傳播格局,充分發揮文學母本作用,為影視、動漫、游戲、有聲讀物等藝術轉化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資源,讓更多的優秀作品潤物細無聲融入到人民群眾的生活中去。
麥家發表主題演講
向陽主持
麥家分享了他的代表作《解密》從小說走向電影的故事,闡述了文學與電影的關系。他認為,如果在電影史當中抽掉了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這個電影史將不成立,所以文學和電影的關系就是親人的關系、情人的關系、家庭的關系。他希望將來有更多文學作品,不但要改編成影視、被觀眾喜歡,而且要走向世界,代表中國電影人、中國作家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文學與影視的互持路徑”論壇
尹力發言
梁振華發言
張培忠發言
馬中駿發言
在“文學與影視的互持路徑”論壇上,張培忠以他的代表作《文妖與先知:張競生傳》被改編為電視劇《鐵血兄弟》為切入點,提出文學和電影實現雙向賦能的三個關鍵點。一要有好的文學原創。例如《蝦球傳》《雅馬哈魚檔》。二要有好的影視土壤。中國的電影之父、中國的電影影后、電影學院創辦人均是廣東人,近年來廣東電影票房與觀影人數穩居全國第一。三要有好的體制機制。堅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結合,抓作品和抓環境相貫通,實現全方位的介入和扶持。
“智網時代的新影視文學語境”論壇
程紹武發言
魏微發言
陳楸帆發言
張超發言
在“智網時代的新影視文學語境”論壇上,程紹武提出了他對人工智能創作將引發著作權歸誰、會不會侵權、缺乏獨創性等問題的擔憂。魏微以其使用AI寫作的親身體驗為例,認為AI寫作用的都是標準化的詞匯,沒有觀點、沒有態度,喪失了每個寫作者在寫作過程中的快樂、辛苦、痛苦,對于寫作者而言是遺憾的,更是一種降格。陳楸帆表示,科幻作品改編的核心是要回歸到人,回歸到情感,必須形成心靈的共振和連接的契約關系。
簽約儀式
活動現場還舉行了長篇小說《烏江引》電影開發合作項目、《魂器》影視代理合作項目等簽約儀式。
本次廣州電影產業博覽交易會由廣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廣州市委宣傳部承辦,以“影動廣州綻放世界”為主題,通過鏈接電影產業頂尖資源,培育電影人才,促進電影制作、電影投融資、電影交易及衍生品市場建設,吸引全球的電影人、行業精英、文化學者及影迷的關注,促進電影產業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新時代文學與中國電影融合發展高峰對話是該交易會活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