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阿來、潔塵天府書展談廣東作家蒲荔子新書《虛榮廣場》
更新時間:2024-10-17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近日,蒲荔子攜新書《虛榮廣場》于天府書展期間,分別在阿來書房與主會場,與著名作家阿來、潔塵對談,討論自我、愛情與成長的永恒話題。
有趣而深刻的即興交流,引發了在場與線上讀者的強烈共鳴。
傳神有活力的小說,讓人一口氣讀完
作為蒲荔子(李傻傻)繼《紅X》之后暌違多年交出的新長篇,《虛榮廣場》歷經八年十余稿,于2024年8月面世。出版后,小說入選騰訊好書、刀鋒好書等榜單,豆瓣評分9.3分,長期處于當當小說新書熱銷榜前十名。
小說以新世紀之初的廣州為背景,書寫了一群熱血又迷茫的年輕人所經歷的愛戀和欲望、理想和青春、背叛與堅守,也書寫了每個時代的年輕人所共同面對的困惑、痛苦與蛻變。
在這次主題為“人終將面對的使命:走向自我”的分享會中,作家阿來表示,現在很多小說寫得不好看,《虛榮廣場》是“一本好書,更是一本好看的書”。
他說,一開篇的細節與氛圍,便喚醒了他20世紀80年代初到廣州的記憶,“一下子就把讀者帶入到了那樣一個環境里去,我覺得確確實實是非常有活力的一本小說”。
阿來還認為,語言是小說最重要的特質,《虛榮廣場》的語言“很簡潔,但又很傳神”,阿來覺得這可能跟蒲荔子曾當記者的訓練有關,“很多場景用速寫式的方式描述,三言兩語,準確簡練還能傳神”,對人物“表面跟掩藏起來的內在,也寫得非常準確”。
在主題為“先看清我的陰影,再喜歡我的明亮”的活動中,作家潔塵認為,閱讀是要有快感的,《虛榮廣場》的敘述方式、速度,以及那種掏心掏肺的感覺,會給讀者帶來一種很強烈的快感。“我一口氣讀完的”,書中充滿了“激情、莽撞、天真動人的愛情,迅疾奔涌的敘述,20世紀初的廣州和青春,一去不返、逝去不再的傷感”。
20世紀初中國的年輕人如何看待愛情
愛情是《虛榮廣場》濃墨重彩的底色,小說主人公周楊、周夏雨都將其視為人生價值之一種。
“真實的愛情不是干凈的、純粹的,而是和所有稀缺的美好的東西一樣,帶有很大的傷害性、復雜性,”蒲荔子打比方道,“就像我們喝咖啡總是希望沒有咖啡因,吃肉沒有脂肪,睡覺就沒有失眠,這種完美情況實際上不存在。當我們渴望非常純粹的愛情的時候,便會陷入愛情的無能,因為我們已不敢開始”。
在AI高速發展,科技一日千里的形勢下,潔塵則認為,人在情感這一方面,無論是在現實還是在創作中,難免慢慢地趨向于荒蕪。《虛榮廣場》能夠把人如同飛蛾撲火一樣的狀態呈現出來,是文學創作的價值所在。“這本書里面,你會感受到一個年輕人,怎么樣去沖向愛情,我覺得這個就很值得。”
“這本書里可能更多地給你帶來一個標準,看看20世紀初中國的年輕人是怎么去看待愛情的,包括他的行為方式。”
不要把別人當成自己的坐標
阿來認為,技術在改變,交互方式在改變,是外在的生活方式在變,但是內在的本質性并沒有變化。
以《虛榮廣場》而言,在急速變化的光怪陸離的社會現象后,最使我們感動的還是書中人物那種內在的情感,尤其是對自身生命的探尋,對自己在社會上、世界上的位置,也就是自我確認的過程。
說到如何探尋自我、走向自我,阿來說:“重要的是不以別人的標準,不把別人當成自己的坐標,而是在保持基本生存能力的前提下,在情感上、精神上去追求更豐富的東西,在追求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人生經驗,自我確認。”
對于“怎么看待網上00后說自己一切都看透了”這個問題,阿來笑稱,真正看透的人不會說自己看透了,自己大致比00后看得透一點點,當后者看穿了一層玻璃,他大概能看穿三層,“但是這個世界我不知道有多少層玻璃,我不敢說看透”。
蒲荔子則說,人們總希望有幾句簡單的不容置疑的真理,便能簡單地概括世界和生活。年輕人有此一說,可能緣于看了很多這類雞湯,但人生的價值,其實在于每個人不同的體驗,“所有的道理都需要自己去體驗,去經歷,去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