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潮州文學院舉行第二屆簽約作家簽約儀式暨2024年文學創作營系列活動
更新時間:2024-10-30 來源:潮州市文聯
在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發表十周年之際,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加強高水平文藝創作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推動潮州文學創作隊伍的層次化、梯隊化發展,以此促進潮州文學事業的持續繁榮與昌盛,為新時代潮州文藝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潮州文學院于2024年10月26日至27日舉辦第二屆簽約作家簽約儀式暨2024年文學創作營活動。
出席活動的有潮州市文聯副主席許利榮,廣東省作家協會創聯部副主任林世斌,南方詩歌研究所所長向衛國,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專業作家朱山坡,潮州市作協主席陳培浩,清遠市作家協會主席李銜夏,廣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陳崇正,廣州市青年作家協會副主席吳作歆,潮州美術館(潮州畫院、潮州文學院)副館長(副院長)陸燕姜,汕頭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林淵液,《潮聲》雜志主編陳薇,梅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游子衿,揭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梁彬,揭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蔡小敏,《粵東詩歌光年》副主編程增壽,潮州市作協副主席黃昏,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張揚,市作協監事長草叔,市作協副秘書長張南山以及潮州文學院第二屆簽約作家代表等。
今年8月,潮州文學院啟動第二屆簽約作家申報工作,通過對申報者資格進行嚴格的審評,共有23名作家獲得潮州文學院第二屆簽約作家資格。26日下午,第二屆簽約作家的簽約儀式在潮州美術館舉行。簽約儀式上,陸燕姜介紹了此次簽約作家選聘情況,接著分別與簽約作家簽訂協議書。隨后,簽約作家張勇利作代表發言,表達了對潮州文學院的感謝。
簽約儀式結束后,隨即舉行以“文學寫作與精神敘事”為主題的圓桌交流會,作家嘉賓們與第二屆簽約作家共同探討文學寫作如何在當代社會進行深刻的精神敘事。交流會由陳培浩主持,他首先向現場作家們介紹了本次討論會的主題由來。他認為,在文學寫作中,寫作者時常面臨精神乏力、面臨無意義感,影響寫作者對于事物的表達。因此,我們迫切地需要尋找意義,我們在文學寫作中需要精神表達和敘事。
嘉賓們熱情高漲,各抒己見,真知灼見和名言金句頻頻出現,思想的碰撞綻放出耀眼的火花,現場氣氛熱烈而輕松。世賓講述了自己青年時期的創作歷程,認為通過寫作可豐富內心、見證時代,建構一個有“存在感”的世界觀。向衛國指出文學寫作應該走出舒適區,具備冒險精神,打破對自己的寫作設限,運用深度修辭建構文章。朱山坡則分享了自己早年閱讀國學大師饒宗頤的文章后的諸多感觸,他表示精神敘事是建立在語言藝術的高度上,鼓勵大家不斷探索語言表達高度。李銜夏分享了“精氣神”的觀點,指出文學創作是一個精神外在呈現的過程。
文學創作,往往存在“務虛與務實”的矛盾。對此,陳崇正指出,文學寫作除了要有精神向度,也要留有一絲對世界的務實。他表示,潮州是工藝美術之都,潮州人非常擅長通過自己的巧思、利用務實的技術手法把高難度的藝術作品創作出來。他建議新一批的簽約作家要有務實的傳承精神,通過持之以恒地寫作磨煉自己的技藝,寫好故事、做好作品。
林淵液分享了自己在文學創作生涯中的三次“精神危機”,指出了年輕寫作者面臨的寫作生態有所改變。她說:“文學創作者的精神危機,往往在某一個黑夜來到人間,在最后一次精神危機,我進行了文學生涯最后一次蛻皮,獲得蟬翼。文學路,好比蟬的一次次蛻皮。蟬最后能不能飛不重要,重要是慢慢長大,成為一只更大的蟲,幸運的,最后可以飛起來。”
會議尾聲,許利榮就此次圓桌討論會作總結講話,他總結了當天討論中,與會嘉賓談到的,關于文學創作的四組矛盾:基礎訓練和自我追求的矛盾、務實和務虛的矛盾、創作和受眾的矛盾、自我需求和社會允許之間的矛盾。許利榮強調,矛盾并不可怕,發現矛盾、解決矛盾的過程正是推動文學創作不斷前進的過程。他說:“生活的困境,是一種類似于土壤板結的精神板結,而文學,可以為這種板結松土,讓人生變得柔軟而充盈。”
簽約作家們紛紛表示獲益良多,立志將以更大的熱情投身文學,創作出更多精品力作,為繁榮本土文學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