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探索新的精神空間!廣東文學館上演原創詩劇《成連與伯牙》
更新時間:2024-11-13 作者:戴雪晴來源:南方+
在江風習習、蘆葦搖曳的夜晚,一場原創詩劇“登陸”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11月12日晚,《成連與伯牙》詩劇展演在廣東文學館拉開帷幕。
《成連與伯牙》是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周舉辦期間的重磅活動,由廣東省作家協會主辦,廣東文學館承辦,廣州市白云區圖書館提供支持。
300多名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及北京、上海等地的詩人、作家、藝術家、學者及廣大讀者共同見證了《成連與伯牙》的上演,獲得全新的觀看體驗。正如詩人吳作歆所言:“《成連與伯牙》在廣東文學館綻放,是一種驚喜,也是一種情懷,讓人從世俗中脫身而出,做一個短暫的藝術精靈。”
據了解,《成連與伯牙》于10月26日在廣州市白云區圖書館舉辦的“云山·詩·?。旱诙迷茍D詩會”上首演后,因其內容飽滿、形式新穎、寓意深刻等特點,引發了熱烈的反響。
一部激情與想象力兼具的劇作
《成連與伯牙》敘述了青年伯牙厭倦當官,決意重拾音樂,另覓人生新出口的故事。它從古典題材里挖掘出新的藝術見解,提醒人們,像《高山流水》這樣的傳世之作,還有著多種表達的可能。
這部作品是著名詩人黃禮孩全新創作的詩劇,主創團隊由編劇黃禮孩、導演陳晶晶、舞美設計黃朝瑩、服裝設計周欽珊、服裝制作吳宗青、作曲王萬楹、影像設計柯詠恩、燈光設計曲維強及孔慶潮、主視覺設計傅彥斌、戲劇制作覃劍倫、舞臺監督黃弋毫等藝術家構成。旨在邀請廣大讀者回望古典中國動人的時刻,去感知古典文化與當代藝術表達的相融,讓文化回到當下的脈搏之中,并獲得回應當下的能力。
劇中,伯牙因厭倦官場,決意重拾音樂,另覓人生新出口。他來到民間高人成連處習琴,怎料成連的教育方式異常激烈,竟將伯牙的瑤琴摔碎,伯牙由此陷入了全然的黑暗,對音樂的熱情不復存在。民間斫琴師姆緹是成連的同門師兄,與成連亦敵亦友,他也看上伯牙的音樂才能,蠱惑伯牙放棄追隨成連,跟著他另覓音樂新境界。正當伯牙陷入兩難抉擇之時,成連妻子布蘭的出現,再燃伯牙內在的生命之火。布蘭是靈性充盈之人,她對受挫的伯牙另有溫存的啟迪,使伯牙在孤獨與悲痛中突破自我,創作出動人的樂章。
“我被布蘭的詩句深深打動?!惝斎缫槐K燈熄滅自己,不熄滅自己的燈,就看不到遠處的星光,和提燈上天空的人。那星光是熊熊燃燒的巨大焰團,遠勝于自己的微火’。”暨南大學教授李學武認為,《成連與伯牙》的跨界對自身創作很有啟發意義,在跨界的時候,才能了解原來所從事的文學與藝術真實的面貌。
詩人辛夷則表示,《成連與伯牙》將詩、音樂、舞蹈、戲劇融于一體,用溫情與敬意凝視歷史,可視為對遙遠時代的詩意連接?!皬倪@個角度看,詩人黃禮孩也是伯牙的‘知音’。這是一部激情與想象力兼具的作品,也是觀照精神細微處,呼喚愛與美的作品。”
黃禮孩告訴記者,郭沫若、馮至、穆旦等名家曾寫過詩劇,后來的海子、西川、藍藍、李輕松、王煒等當代詩人也寫過詩劇,但迄今為止,搬上舞臺的詩劇屈指可數,十分稀缺?!霸妱〉膭撟髋c表演,對我們來說仍然需要不斷地探索。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詩劇有著更寬廣的前景,沒有什么是完美的,去做就能走向新的可能?!?/span>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詩劇演出的場地,以廣東文學館五樓的露臺來設計,在當代建筑里融入自然的元素,在幾何形的格局里,以一種別出心裁的方式觀看古典文化。舞美設計黃朝瑩從劇本出發,在臺階上設計了富有表達空間的舞臺。在她看來,《成連與伯牙》是一個和“道”有關的故事。成連與伯牙的相遇相交相知,宛如人生路上的種種際遇,所以在層層階梯上找到一個意喻“道”的平臺結構來放置表演,在空間中制造一段未竟而無限的過渡,而聳立的LED屏則利用了山石、樹形、亭臺的巨型意象來進行構建。
“我們需要真誠地注入飽滿的感情和體驗,才可以感受美。”《成連與伯牙》導演陳晶晶坦言,許多人聚集在一起,去討論音樂、戲劇以及其他藝術形式,十分奢侈。這本身值得團隊付出探尋的努力。
主辦方介紹,在廣東文學館上演詩劇,正是該館所提倡的“閱讀、交流、創意活動”的有力體現,更是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學周的一個生動案例,探尋著廣東文學經驗中的新表達,呈現出開放、創造的態勢,為廣大讀者帶來別開生面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