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荊州作協舉辦王十月新著《不舍晝夜》分享會
更新時間:2025-03-19 來源:湖北作家網
3月15日下午,陽光明媚,春風拂面,荊州作協養知讀書會在“文學之家”拉開了首場活動的序幕。本次活動由荊州市作協小說委員會承辦,荊州知名學者蔡德林,辛巍巍、謝葵和市作協主席團部分成員及文學愛好者等20余人共聚一堂,圍繞荊州籍魯迅文學獎得主王十月的最新長篇小說《不舍晝夜》展開熱烈而深入地討論。
《不舍晝夜》作為王十月積十五年心血打磨的力作,以其深沉的歷史跨度與細膩的情感描繪,贏得了廣泛贊譽。小說以70后主人公王端午的生命軌跡為軸心,勾勒出從20世紀70年代至2023年近半個世紀的社會畫卷,深刻探討了人的成長、時間的無情流逝以及命運的跌宕起伏。文字間流露出的質樸與真摯,直擊人心,令人動容。
活動伊始,荊州市作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鄭澤華率先發言,高度評價了《不舍晝夜》通過普通人王端午的故事,展現了個體生命的深度與廣度,映射出中國社會在特定歷史時期的復雜面貌,以及個體在時代洪流中的掙扎、追尋與堅守。
荊州市作協副主席、文學評論委員會主任彭定旺則從評論家的獨特視角出發,深入剖析了小說的現實逃離與精神皈依主題,指出王十月的作品忠于現實生活與內心情感,提出了關于生命及存在意義的深刻拷問。
活動中,荊州市作協副秘書長牛振軍和泥北分別以朗讀小說精彩片段和分享讀后感的方式,表達了對作品的喜愛與深刻理解。他們的聲音如同春風拂面,讓與會者更加沉浸于小說的世界之中。
活動由荊州市作協副主席、小說委員會主任王小木主持。她以《<不舍晝夜>的荒誕與熱愛》為題作了主題分享,強調王十月的作品不僅是對現實的深刻反映,更是對人性、對生命的深情呼喚。荊州市作協副主席、功能型黨支部書記、詩歌委員會主任陵少也分享了他的閱讀體會,認為《不舍晝夜》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品塑造了一個豐富立體、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王端午形象。
活動中,蔡德林先生還分享了與王十月的文學情緣,并揭秘了小說中部分原型人物的趣聞軼事,為現場增添了幾分溫馨與趣味。蔡先生在會后與筆者交流時感慨萬分,荊州市級作協舉辦這樣純粹且有質地的讀書分享會,實屬難得。
活動結束時,荊州市作協主席熊湘鄂對市作協籌劃養知讀書會活動作了介紹性發言,表示將繼續努力推動荊州文學事業的發展,為文學愛好者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