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nèi)容
基層作者如何破繭成蝶?王十月在這場改稿會給出答案
更新時間:2025-07-16 來源:廣西日報
7月8日下午,中國作家“廣西文學周”活動期間,“名刊名編走基層”改稿會在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舉行。廣東省作協(xié)副主席、《作品》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著名作家、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王十月與基層作者面對面交流,深入指導文學創(chuàng)作。
王十月對黃偉、陳昌恒、郭麗莎等9位都安作者的作品進行了一對一改稿,針對每篇作品的題材選擇、語言表達、結(jié)構(gòu)邏輯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和細致點評,并提出了個性化的修改建議。
王十月認為,基層文學愛好者要蛻變成為作家,在起步階段除了要扎實寫作基礎(chǔ),還要解決好“寫什么”和“怎么寫”這兩個問題。他強調(diào),每位寫作者的個人生活經(jīng)驗、閱讀積累各不相同,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在寫作實踐中應堅持以誠為文,書寫個人最真摯、最質(zhì)樸、最熟悉的生活,做到真情實感、有感而發(fā),這樣才能彰顯個人的獨特性。他鼓勵作者要持之以恒,保持定力,通過大量閱讀汲取營養(yǎng),深入體驗生活,找到屬于自己的寫作“富礦”,打造個人的創(chuàng)作根據(jù)地。他相信,經(jīng)過長期努力,作者們終能成長成才,實現(xiàn)從文學愛好者到作家的蛻變,完成破繭成蝶的跨越。
“我們在家門口就能與名編輯面對面學習,這對我們基層作者來說是無比珍貴的機會。”都安兒童文學作家郭麗莎帶著短篇小說《衣缽》參加改稿會,得到王十月的點評后深感欣喜。作為2025年“文學桂軍”1+2工程成員,她曾赴魯迅文學院學習,此次又參加中國作家協(xié)會“廣西文學周”,她表示這是莫大的鼓舞。
文學愛好者陳昌恒2022年11月在北海參加《廣西文學》改稿班時,曾聆聽過王十月的授課。此次再次接受指導,他仍感受益匪淺,“既突破了創(chuàng)作瓶頸,也拓寬了視野,對今后的寫作方向更明確,信心更充足。”
活動現(xiàn)場交流氣氛熱烈,作者們紛紛表示收獲良多,今后將繼續(xù)扎根基層,深入人民,深入一線,努力書寫新時代的山鄉(xiāng)巨變,講好廣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