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標題
內容
書寫城市轉型壯闊史詩 ,《“制造”新東莞》新書首發式在廣東文學館舉行
更新時間:2025-07-18 來源:廣東作家網
7月16日上午,由廣東省作家協會指導,東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東莞文學藝術院、廣東人民出版社主辦,羊城晚報東莞全媒體傳播中心承辦的長篇非虛構文學作品《“制造”新東莞》新書首發式在廣東文學館舉行。廣東省作家協會、廣東人民出版社、東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東莞文學藝術院、羊城晚報東莞全媒體傳播中心等單位代表,與《“制造”新東莞》作者吳詩嫻、王千馬一起,共同見證這部聚焦東莞制造業轉型、展現中國制造力量的時代之作的正式亮相。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向欣,廣東人民出版社社長肖風華,東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書記、主席張彤飚出席活動并致辭。
向欣代表廣東省作家協會對首發式的舉行表示祝賀,并對兩位作者致以由衷敬意。她高度評價《“制造”新東莞》是一部“制造美學的致敬之書”和“城市傳記的嶄新文本”。作品以恢弘視角回顧東莞工業發展歷程,梳理其演進邏輯與發展趨勢,探究從“制造”到“智造”的進階之道,闡釋“制造美學”的科學內涵與文化價值,呈現了新時代中國工業文化的“東莞范本”與“東莞智慧”。向欣特別提到書中對OPPO、vivo等科技巨頭、虎門服裝、厚街家具等傳統產業轉型以及松山湖科學城、散裂中子源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生動記錄。她稱贊創作團隊歷時一年多,深入東莞32個鎮街,走訪上百家企業,以扎實田野調查和深邃歷史洞見,揭示了東莞從“汗水經濟”到“智慧經濟”的蛻變密碼,雄辯地證明了“美好生活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真理。
向欣強調,制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廣東正從“制造業起家”向“制造業當家”、從制造大省向制造強省邁進,她呼吁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擔負新時代文化使命,參與推動新大眾文藝創作,展現與廣東走在前列相匹配的文學氣象。
作為新書出版方代表,肖風華在致辭中指出,《“制造” 新東莞》以生動筆觸展現了東莞從 “三來一補” 起步到 “世界工廠” 輝煌,再到 “創意制造” 轉型的經濟躍遷,既記錄了民營經濟的起伏、外資與本土企業的博弈,更刻畫了無數普通人的奮斗軌跡。他特別強調,作品開創了 “新大眾文藝” 創作方式,將嚴謹的經濟趨勢與生動的文學表達融合,為報告文學創作提供了新可能。
作為東莞本土文藝事業的見證者和推動者,張彤飚介紹了該書作為東莞文學藝術院重點簽約項目的誕生背景。他談到,東莞從扶持“打工文學”重要策源地,到近年來聚焦“新大眾文藝”、挖掘“素人寫作”力量,努力走出了一條文學與制造業名城“雙向奔赴”的獨特文學之路。張彤飚表示,東莞正經歷從“世界工廠”到“制造名城”的蛻變,而《“制造”新東莞》以文學之筆記錄了這一轉型歷程。書中不僅有傳統企業升級的壯闊敘事,更有普通勞動者的奮斗故事,彰顯了 “東莞制造美學” 的獨特內涵。他提到,東莞從 “打工文學” 到 “素人寫作” 的發展,正是文學與制造業雙向賦能的體現,希望這部作品能成為外界了解東莞的重要窗口。
活動現場舉行了新書揭幕儀式,向欣、肖風華、張彤飚與作者吳詩嫻、王千馬共同為《“制造”新東莞》揭幕,標志著這部聚焦東莞制造轉型,得到謝有順、魏微等文學名家推薦的作品正式與讀者見面。
廣東人民出版社向廣東省作協贈書
廣東人民出版社向東莞市文聯贈書
隨后的訪談環節,本書作者之一、安徽省桐城市作協副主席王千馬坦言,東莞從 “廣深之間的空白地帶” 成長為 “雙萬城市” 的歷程極具吸引力,其開放基因、產業升級韌性與 “敢為人先” 的精神,是他跨越千里前來創作的動力。
另一位作者——東莞文學藝術院二級作家吳詩嫻則提到,自己從言情小說轉向非虛構寫作的契機,源于對東莞這座“溫暖之城”的感知 ——“有2億奮斗者在此扎過根,他們的故事值得被書寫”。
廣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柳冬嫵與東莞市作協主席胡磊對作品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制造” 新東莞》既是 “新時代的《香飄四季》”,填補了東莞工業時代敘事的空白,更以 “新大眾文藝” 的創作范式,重構了城市書寫的新維度,為中國制造業題材文學提供了鮮活樣本。
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秘書長周智,廣東人民出版社歷史文化分社社長梁茵,東莞市作協主席胡磊,東莞文學藝術院院長吳妮,廣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一級作家柳冬嫵,羊城晚報報業集團東莞公司總經理黃興文,東莞記者站副站長余寶珠等出席活動。